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塑造21世纪城乡宜居的土地利用空间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发展趋势。人口在城市集中的趋势和城市占地面积的日益扩大,引起城市用地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用地,特别是与农业用地的矛盾。中国土地的利用率和生产率均较低,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愈来愈突出。如何在产业转移与劳动力转移中避免以牺牲资源、环境、土地等为代价换取发展,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难题。塑造城乡有别的土地利用景观,优化调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将成为中国塑造21世纪城乡宜居的土地利用空间的必然选择。
作者
曹小曙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
出处
《珠江经济》
2008年第12期4-15,共12页
关键词
塑造
城乡宜居
土地利用
空间
分类号
F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752.8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01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曹小曙.
全球化背景下穗深港巨型城市走廊发展演化及其意义[J]
.珠江经济,2008(4):4-12.
被引量:3
2
曹小曙,马林兵,颜廷真.
珠江三角洲交通与土地利用空间关系研究[J]
.地理科学,2007,27(6):743-748.
被引量:33
3
曹小曙,刘望保.
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空间的影响[J]
.现代城市研究,2005,20(12):43-46.
被引量:14
4
曹小曙,阎小培.
20世纪走廊及交通运输走廊研究进展[J]
.城市规划,2003,27(1):50-56.
被引量:56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魏立华,丛艳国.
城际快速列车对大都市区通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机制分析——以京津唐大都市区为例[J]
.经济地理,2004,24(6):834-837.
被引量:44
2
费洪平.
产业带空间演化的理论研究[J]
.热带地理,1993,13(3):272-280.
被引量:8
3
费洪平.
产业带边界划分的理论与方法──胶济沿线产业带实例分析[J]
.地理学报,1994,49(3):214-225.
被引量:27
4
闫小培,曹小曙.
大珠江三角洲区域空间结构及其调控机制[J]
.中国发展,2004,4(3):31-37.
被引量:13
5
曹小曙,阎小培.
珠江三角洲客、货运量的空间演化研究[J]
.人文地理,2002,17(3):66-68.
被引量:26
6
曹小曙,甄峰,薛德升.
巨型城市走廊理念及其规划与管制[J]
.人文地理,2005,20(4):1-4.
被引量:7
7
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内容简介[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5,5(4):1-4.
被引量:26
8
LI Ping,CAO Xiao-shu.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UANGZHOU-HONG KONG CORRIDOR[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05,15(3):206-211.
被引量:3
9
曹小曙,田文祝,郭庆铭.
穗港城市走廊城镇用地扩展类型分析[J]
.经济地理,2006,26(1):111-113.
被引量:10
10
闫小培,毛蒋兴,普军.
巨型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分析——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
.地理学报,2006,61(6):613-623.
被引量:159
共引文献
101
1
李智山.
基于CiteSpace方法的珠三角地区研究热点演化分析[J]
.《规划师》论丛,2021(1):617-633.
2
徐海贤.
发展走廊沿线交通与城镇互动关系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08,15(S1):18-21.
被引量:1
3
方创琳,步伟娜.
中国西部生态经济走廊综合开发的战略转变[J]
.干旱区地理,2004,27(4):455-464.
被引量:17
4
李平华,陆玉麒.
长江三角洲空间运输联系与经济结构的时空演化特征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1):16-20.
被引量:27
5
李平华,于波.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经济结构变迁与城际联系特征分析[J]
.经济地理,2005,25(3):362-365.
被引量:18
6
曹小曙,甄峰,薛德升.
巨型城市走廊理念及其规划与管制[J]
.人文地理,2005,20(4):1-4.
被引量:7
7
唐力.
关于轨道交通引导城市轴向发展的研究[J]
.广州建筑,2004,32(1):2-5.
被引量:7
8
马强.
交通均衡供给策略与城市间协调发展[J]
.城市发展研究,2006,13(1):23-29.
被引量:2
9
樊烨,姜华,马国强.
基于交通因子视角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
.河南科学,2006,24(2):304-308.
被引量:4
10
李林达.
赴汤蹈火留英名——记原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徐英[J]
.今日浙江,2006(12):60-6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0
1
谢守红,宁越敏.
世界城市研究综述[J]
.地理科学进展,2004,23(5):56-66.
被引量:55
2
张小军,尹卫红,陈静.
北京市“宜居城市”与土地资源利用探讨[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2):20-23.
被引量:2
3
Hall P. The world cities[M].London:Heinemann, 1966.
4
王爱敏,吴文金.
奥运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研究[J]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22(6):60-63.
被引量:2
5
丰雷,魏丽,蒋妍.
论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
.中国土地科学,2008,22(12):4-10.
被引量:133
6
张骞,陈晓军.
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研究:以重庆秀山县为例[J]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09,18(6):33-36.
被引量:3
7
陈计兵.
河北省柏乡县土地资源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87-88.
被引量:3
8
谭雪兰,段建南,何长元,包春红.
长沙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2):151-153.
被引量:4
9
张占录,张远索.
基于现状调查的城市郊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J]
.地理研究,2010,29(5):891-898.
被引量:50
10
土地“瓶颈”促上海制造业向高端转型[J]
.政策瞭望,2005,0(5):44-4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张远索,孟斌,朱海勇.
北京:“世界城市”定位背景下的土地资源宏观调控思路探讨[J]
.北京规划建设,2010(5):57-5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石爱华,范钟铭.
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挖潜”的建设用地规模调控[J]
.城市规划,2011,35(8):88-90.
被引量:43
1
翟有龙,徐邓耀,张兆福.
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部门用地规划[J]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7(2):26-32.
2
李月兰.
论百色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结构模式[J]
.广西热作科技,2000(2):34-37.
被引量:2
3
肖金成.
城市建设需把握四个要点[J]
.小康(财智),2016,0(2):21-21.
4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最美宜居永春[J]
.福建党史月刊,2014(17).
5
鲁成树,范业婷.
安徽省土地利用差别化模式及对策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15(16):6-7.
被引量:4
6
李雷.
关于加快黄山区林业生态建设的思考和对策[J]
.徽州社会科学,2010(9):66-66.
7
宋亚平,胡祥修,胡琼瑶,邹光.
吉祥寺村:偏僻山村为何如此繁荣[J]
.村委主任,2015,0(1):28-29.
8
胡永和.
贫困向城市集中与我国进城农民工的贫困化[J]
.经济体制改革,2005(6):87-90.
被引量:7
9
杰西卡.伯恩,丘文敏.
在英国掘地生金[J]
.大经贸,2008(7):72-73.
10
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课题组,鲜力群,徐英花.
新农村建设中小城镇发展问题实证研究[J]
.调研世界,2007(6):21-23.
珠江经济
2008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