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西方隐性课程研究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隐性课程是课程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而又经常被人们忽视的问题。本文从国内外特别是西方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入手,探讨其对我国当前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的一些重要启示。
作者
李先国
易俊
机构地区
南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南华大学图书馆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8年第12期12-14,共3页
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关键词
课程
隐性课程
研究
启示
分类号
G423.07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G42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35
1
曹炳山.
浅议体育隐形课程的开发和利用[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S2):305-306.
被引量:3
2
何爱霞,李如密.
潜在课程理论研究述评[J]
.教育学术月刊,1997(5):62-64.
被引量:11
3
吴丽萍.
隐性课程的“场”效应[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1996,0(3):6-7.
被引量:11
4
罗布江村,陈玉屏.
邓小平与西南民族大学的创建和发展[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7):2-5.
被引量:4
5
兰杏芳.
高职教育隐性课程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0(22):52-53.
被引量:5
6
谭伟平.
论隐性课程与大学精神[J]
.现代大学教育,2004,20(6):58-63.
被引量:44
7
李先国,胡耀华,李忆华.
西方隐性课程研究的启示[J]
.基础教育参考,2004(12):4-6.
被引量:15
8
付红梅.
“潜在”教育——高校德育的重要方法[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145-146.
被引量:1
9
卢曦.
谈校园精神的培育与高校的发展[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7(3):48-50.
被引量:5
10
吴惠敏.
人文素质类隐性课程开发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5):77-80.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8
1
周静.
加强实验管理 服务实验教学[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4):88-90.
被引量:3
2
张瑞.
学生社团在高校隐性教育中的载体功能分析[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0(1):6-7.
3
赵诗乐.
浅谈学校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J]
.现代交际,2011(7):203-203.
被引量:1
4
吉克跃林.
民族高校民族团结隐性课程建设刍议[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5):218-221.
被引量:7
5
刘毅,王艳.
民族高校民族团结隐性课程内涵论析[J]
.民族教育研究,2013,24(1):49-53.
被引量:4
6
冯展极,周萍.
潜课程视域下的英语专业技能训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6):189-190.
被引量:1
7
张韶琲,卢勃.
隐性课程场源的建构途径——以香港中文大学书院为例[J]
.现代教育论丛,2015(3):76-80.
被引量:2
8
荆建丽.
基础教育中隐性课程建设探析[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4,30(1):151-15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周进,黄乐平,杨琪.
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会展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
.中国ESP研究,2020(2):45-52.
被引量:1
2
甘艳艳.
现代课程理念下的思想品德隐性课程开发[J]
.广东经济,2017,0(7X):228-229.
3
饶义军.
民族院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综合改革研究——以贵州省民族高校为例[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30(3):124-128.
4
赵青山,郭丽华,李晴.
实验教学改革与管理分析[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6):177-178.
被引量:11
5
徐秀美,苗汇静,孟利东.
渗透在实习课中的实验室管理[J]
.新校园(上旬刊),2013(10):24-25.
6
邵小佩,杨晓萍.
让教学为生命的成长奠基——幼儿园教学的生命价值取向探析[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97-100.
被引量:2
7
王艳舫.
中小学隐性德育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分析[J]
.网友世界,2014,0(13):183-183.
被引量:1
8
吉克跃林,张立辉,刘毅.
民族高校民族团结进步隐性教育“4S”课程体系构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5(11):196-200.
被引量:13
9
苏光正,秦磊.
试论中学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建设——以兰州市M中学为例[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5):71-73.
被引量:2
10
夏菲,方东,陶建清.
城市师范类本科院校综合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究[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7,15(6):181-183.
被引量:2
1
李洋.
隐性课程浅析[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31-32.
被引量:10
2
陈延明.
由“课时”走进“课程”[J]
.中小学管理,2004(9):45-45.
3
陈京亮.
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0(3):274-274.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8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