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叶天士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温热病
被引量: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叶天士根据温热病的特点创立了卫气营血学说,并相应地完善了温热病的治法治则,为诊治温热病奠定了理论基础。叶天士承仲景等医家运用辛开苦降法的经验和认识,师古不泥古,灵活化裁半夏泻心汤、乌梅丸等方剂用于多种温热病的治疗,并根据温热病特点将辛开苦降法理论与轻可去实理论相结合,创用轻苦微辛法治疗温热病。
作者
陈志伟
翟玉祥
机构地区
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吉林中医药》
2008年第12期865-866,共2页
Jili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辛开苦降法
叶天士
轻苦微辛法
《临证指南医案》
分类号
R254.0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288
引证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87
参考文献
8
1
南淑玲,王灿晖,杨进.
王灿晖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杂病经验[J]
.湖北中医杂志,2002,24(4):15-16.
被引量:6
2
岳旭东.
初探仲景辛开苦降法[J]
.光明中医,2002,17(6):6-6.
被引量:7
3
陈良,仝小林,徐远,赵天豫.
从辛开苦降法论治消渴[J]
.新中医,2006,38(2):1-3.
被引量:27
4
姚伟仁.叶天士运用苦辛法浅析.江苏中医,1994,15(7):46-46.
5
徐景藩.开泄法与慢性胃炎.中医杂志,1994,35(2):121-121.
6
王建国.
叶天士轻苦微辛法治疗胃病的体会[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5,5(6):86-86.
被引量:2
7
史锁芳.
开泄法的意义及其证治探讨[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4(1):5-7.
被引量:12
8
王新华.
浅析开泄、苦泄、辛开三法[J]
.陕西中医,1999,20(10):461-461.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史锁芳.
李石青老中医用薤白开降汤治疗哮喘的经验[J]
.陕西中医,1989,10(12):530-531.
被引量:7
2
史锁芳.
“平哮宁”治疗支气管哮喘38例[J]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4,10(5):45-46.
被引量:4
3
章真如.辛开苦降法治疗胆石病与胆道感染62例临床分析[J].武汉医学,1982,(2):106-106.
4
(清)华岫云编订,(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华夏出版社,1995.
共引文献
49
1
单晓琳,张军,孙辰莹,刘立壮,方芳.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从中药气味归经分析刘玉洁教授治疗消渴胸痹用药特色[J]
.亚太传统医药,2020(10):178-181.
2
魏本君,车敏,金晓萌,杨永琴,刘靓,安方玉.
辛开苦降法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231-232.
3
车鸾卿,杜旭菲,颜伏归,黄华琼,华雯,张弘,李娜,胡越,邵喆婳,邵明军,姚琛,黄佳杞,李雯,沈华浩,刘传合.
中国胸闷变异性哮喘临床研究回顾及启示[J]
.中华医学杂志,2023,103(34):2639-2646.
被引量:2
4
安冬青,赵明芬,胡金霞,郑静.
天香丹治疗胸痹之通补开泄法理论探讨[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30(5):429-433.
被引量:17
5
马立华.
2型糖尿病前期中医药治疗[J]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7):85-87.
被引量:23
6
宋郁珍,郭利平(指导).
从脾论治糖尿病前期的研究进展[J]
.山西中医,2009,25(7):57-58.
被引量:6
7
张明选.
温病学“泄法”的探讨[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9,19(6):61-63.
被引量:5
8
顾雨芳,傅强.
从痰、热、气滞论小陷胸汤治疗糖尿病[J]
.环球中医药,2010,3(2):136-137.
被引量:5
9
陈自佳,杨蕾,王素梅.
王素梅教授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小儿咳喘经验撷萃[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2(1):58-59.
被引量:3
10
陈欣燕,仝小林.
肝源性糖尿病中医辨证论治总结及体会[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0):178-180.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88
1
周润津,林晓玲,林兴栋.
林兴栋运用乌梅丸经验撷要[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0,54(2):40-43.
被引量:6
2
邓月娥.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脾胃辨治规律探析[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7,17(6):47-49.
被引量:11
3
朱建光.
论辛开苦降法治疗湿热病[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8):881-883.
被引量:4
4
薛维伟,朱超林,潘宇.
王瑞平治疗胃癌经验[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1):48-49.
被引量:4
5
沈会,刘沛.
《内经》关于心力衰竭病证探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4):42-43.
被引量:2
6
阮兴秋,王志英.
痰瘀相关论辨治内科疑难杂病临床应用概要[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3):44-45.
被引量:9
7
罗大中,陆秀兰.
叶天士临证择时服药辨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6):465-466.
被引量:18
8
赵琰,屈会化,王庆国.
半夏泻心汤的配伍法则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4):5-6.
被引量:10
9
王伟.
张锡纯的升降观[J]
.黑龙江中医药,2004,33(4):3-4.
被引量:3
10
魏玮,郝建军,周晓莉.
辛开苦降法与脾升胃降[J]
.中医杂志,2004,45(9):715-716.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21
1
李斌,曲道炜,林大勇.
辛开苦降法刍议[J]
.吉林中医药,2009,29(4):281-282.
被引量:7
2
姜良铎,李耀辉.
2009年中医内科学术论文巡礼[J]
.环球中医药,2010,3(1):1-9.
被引量:1
3
王琼,周庆辉.
叶天士医案处方特点浅析[J]
.中国医药导刊,2010,12(1):56-57.
被引量:1
4
王宇,姜树民.
《伤寒论》之泻心汤初探[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0):105-106.
被引量:4
5
韩艳梅.
浅析辛开苦降法[J]
.江西中医药,2010,41(10):6-7.
被引量:8
6
唐虹.
吴新欲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病经验[J]
.河北中医,2010,32(12):1770-1771.
7
燕东,孟淼.
辛开苦降法在脾胃病中的运用[J]
.吉林中医药,2011,31(9):828-829.
被引量:12
8
张晶洁,徐荣谦.
辛开苦降法在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应用[J]
.吉林中医药,2012,32(2):133-135.
被引量:6
9
于洪玲,李敬林.
辛开苦降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3):17-18.
被引量:3
10
陈萌,李丽娜,张冬梅,李翠.
泻心汤类方源流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6):1657-1659.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87
1
白建乐,刘恒亮,张书金,李欣萌,崔志梅,赵磊.
清热活血化痰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研究[J]
.河北中医药学报,2016,31(2):11-13.
被引量:6
2
李斌,林大勇,曲道炜.
乌梅丸方证探析[J]
.吉林中医药,2010,30(7):626-627.
被引量:4
3
梁彬强,张振忠.
《伤寒论》对外感证候的指导作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1):140-141.
4
马丽佳,邓莉,曲妮妮.
辛开苦降法之临床应用[J]
.辽宁中医杂志,2011,38(9):1784-1786.
被引量:1
5
郝峰,李柳骥,赵健.
严季澜教授治疗胃脘痛经验[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5):487-488.
被引量:3
6
李成伟,陶有青,杨传华.
辛开苦降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J]
.山东中医杂志,2012,31(6):449-450.
被引量:10
7
刘影哲,潘祥宾.
从虚与郁论治痞证[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7):93-94.
被引量:2
8
闫军堂,刘晓倩,马小娜,赵宇明,王利敏,梁永宣,王庆国.
刘渡舟教授治疗胃痛十二法[J]
.吉林中医药,2013,33(6):559-562.
被引量:10
9
马喜林,徐荣谦.
徐荣谦教授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J]
.吉林中医药,2013,33(8):780-782.
被引量:11
10
陈蓓华.
辛开苦降法论治小儿慢性咳嗽[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9):2036-2037.
被引量:5
1
李斌,曲道炜,林大勇.
辛开苦降法刍议[J]
.吉林中医药,2009,29(4):281-282.
被引量:7
2
苏浩,张宗礼.
泻心法小议[J]
.山东中医杂志,2013,32(12):929-930.
3
苏浩,张宗礼.
泻心法小议[J]
.四川中医,2014,32(4):29-30.
被引量:4
4
高权国,郭建光.
卫气营血病位探析[J]
.中医药信息,2006,23(4):3-4.
被引量:4
5
马健.
卫气营血实质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探索[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1,15(4):40-41.
6
孙钢.
轻可去实在儿科临床的应用[J]
.云南中医杂志,1992,13(5):46-47.
7
钟继南.
轻可去实在儿科热病中的运用举隅[J]
.江西中医药,1991,22(5):26-27.
8
王柏康.
“轻可去实”在内科杂病中的应用[J]
.新中医,1997,29(12):30-31.
9
韩家密,黄良文,袁淮涛.
治气思想在出血性中风全病程中重要地位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7):899-900.
被引量:4
10
马健.
温病卫气营血理论研究进展[J]
.浙江中医杂志,1992,27(6):267-269.
吉林中医药
2008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