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道德学习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出现是全球化和我国社会转型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特殊组成部分,大学生弱势群体具有弱势的相对性、角色的转换性、贫困的决断性特征,也蕴涵着三对现实矛盾。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终极关怀应该体现为道德关怀,体现为对大学生道德学习的弘扬与培养。大学生弱势群体的道德学习要遵循阳光化原则、合作化原则和个性化原则,要以学习负责任、学习体会幸福、学习诚信、学习感恩为主要内容。
作者 刘莉 张森林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92,共4页 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教育规划项目(项目批准号:2008GH09) 大连市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0817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二级参考文献2

  • 1李 强.中国大陆的贫富差别[M]中国妇女出版社,1989.
  • 2Am artya.K.Sen,"Capability and W ell-Being,in TheQuality ofLife,eds[]..1993

共引文献875

同被引文献8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