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近红外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红外光谱(NIR)分析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的新型检测技术,在食品分析领域获得了广泛的研究。本文简述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糖等成分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李敏
李宪华
奚星林
潘丙珍
庞世琦
机构地区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实验室
出处
《检验检疫科学》
2008年第6期69-71,共3页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Science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无损检测
食品分析
分类号
O657.33 [理学—分析化学]
TS207.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6
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462
同被引文献
11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0
参考文献
19
1
王刚,祝诗平,阚建全,杨飞,郭静,王一鸣.
花椒挥发油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J]
.农业机械学报,2008,39(3):79-81.
被引量:26
2
黄艳,王锡昌,邓德文.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白鲢鱼糜中的水分含量[J]
.食品工业科技,2008,29(2):282-284.
被引量:15
3
林涛,于海燕,应义斌.
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液态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28(2):285-290.
被引量:42
4
张建新,李慧.
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测定豆腐干中总酸、蛋白质和水分含量[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34(1):124-128.
被引量:11
5
陆辉山,应义斌,傅霞萍,于海燕,刘燕德,田海清.
新鲜苹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检测[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27(3):494-498.
被引量:24
6
李静,刘斌,岳田利,袁亚宏,高振鹏.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J]
.农产品加工(下),2007(3):44-47.
被引量:18
7
于红樱,祁慧娜,臧勇军.
近红外分析技术在肉与肉制品分析中的应用[J]
.肉类工业,2006(11):8-9.
被引量:12
8
江雁.
粮油生产中的品控专家——近红外分析仪[J]
.粮油加工,2006(8):15-20.
被引量:3
9
张小宇.
肉类无损检测新技术[J]
.肉类研究,2006,20(3):1-3.
被引量:6
10
李勇,魏益民,张波,严衍禄.
近红外水分稳健分析模型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25(12):1963-1967.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156
1
王多加,钟娇娥,林纯中.
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快速测定方法研究[J]
.分析试验室,2003,22(z1):272-274.
被引量:1
2
褚小立,袁洪福,王艳斌,陆婉珍.
近红外稳健分析校正模型的建立(Ⅰ)——样品温度的影响[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24(6):666-671.
被引量:47
3
肖璞,孙素琴,周群,王晶,吴方迪.
不同厂家葡萄酒的红外光谱无损快速分析[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24(11):1352-1354.
被引量:20
4
杨才誉,卢家炯,黎庆涛.
近红外光谱法在糖厂中间制品测定中的应用[J]
.中国甜菜糖业,2005(1):8-11.
被引量:8
5
励建荣.
中国传统豆制品及其工业化对策[J]
.中国粮油学报,2005,20(1):41-44.
被引量:32
6
刘蓉,陈文亮,徐可欣,邱庆军,崔厚欣.
奇异点快速检测在牛奶成分近红外光谱测量中的应用[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25(2):207-210.
被引量:29
7
刘炜,俞湘麟,孙东东,陈鲁勇,刘全.
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鲜猪肉中肌内脂肪、蛋白质和水分含量[J]
.养猪,2005(3):47-50.
被引量:38
8
金同铭,崔洪昌,河野澄夫.
近红外(NIR)光谱法测定完整苹果糖的含量[J]
.华北农学报,1995,10(2):87-90.
被引量:7
9
陈振德.
不同收获时期对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J]
.中国蔬菜,1989(3):8-10.
被引量:42
10
王秀荣,廖红,严小龙.
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测定大豆种子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研究[J]
.大豆科学,2005,24(3):199-201.
被引量:33
共引文献
462
1
蔡彦,马殿旭,杨海燕.
红外光谱技术在花椒检测中的研究进展[J]
.昭通学院学报,2023,45(5):61-68.
2
梁亮,刘志霄,杨敏华,汪承华,丁宇晶,易浪波.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J]
.生命科学研究,2007,11(S1):25-28.
被引量:4
3
冯世杰,戴小鹏,王艳平.
基于NIR-SVM对鸭梨褐变病果的识别[J]
.农业网络信息,2008(3):133-135.
被引量:6
4
陆辉山,应义斌,刘燕德.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牛奶及乳制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3,19(z1):205-210.
被引量:2
5
赵智慧,周俊义.
果树果实内在品质形成及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25(z1):111-114.
被引量:24
6
凌静,向洋.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在肉类制品中的应用[J]
.肉类研究,2008,22(1):52-55.
被引量:8
7
李亮,丁武.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牛奶及其制品分析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奶牛,2009(3):46-48.
被引量:7
8
王彩云,相秉仁,张伟,王正武,陈昌云.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牛奶中氯霉素残留[J]
.食品科学,2009,30(6):184-187.
被引量:18
9
叶予.
曾志与毛泽东的交往[J]
.福建党史月刊,2002(11):4-9.
10
彭彦昆,张雷蕾.
光谱技术在生鲜肉品质安全快速检测的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0,1(2):62-72.
被引量:34
同被引文献
119
1
张金虎,陈晶,林谷园,林荆,赵建晖,郑向东.
固相萃取-GC-MS测定水产品中禾草丹和呋喃硫威残留量[J]
.食品科学,2009,30(4):210-213.
被引量:2
2
李亮,丁武.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牛奶及其制品分析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奶牛,2009(3):46-48.
被引量:7
3
陈明华,江劲勇,路桂娥,刘礼斌.
湿度对发射药热自燃的影响[J]
.火炸药学报,2000,23(3):45-47.
被引量:8
4
路桂娥,江劲勇,陈明华,刘礼斌.
发射药的热自燃实验研究[J]
.火炸药学报,2000,23(3):48-49.
被引量:19
5
张鹏翔,周小芳,方炎.
两种激发波长下蔬菜水果的拉曼光谱对比研究[J]
.光散射学报,2004,16(2):136-140.
被引量:14
6
胡钢亮,吕秀阳,罗玲,徐铸德.
近红外光谱法同时测定银杏提取液中总黄酮和总内酯含量[J]
.分析化学,2004,32(8):1061-1063.
被引量:23
7
郑晶,黄晓蓉,李耀平,李小晶,林杰.
鳗鱼中恩诺沙星残留量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J]
.食品科学,2004,25(10):247-250.
被引量:41
8
梁洪军,高志贤.
薄层色谱扫描测定粮食、蔬菜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方法研究[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4,12(4):283-285.
被引量:9
9
权娅茹,张本.
RAPD技术在我国鱼类研究中的应用[J]
.生物学通报,2005,40(2):15-17.
被引量:18
10
王迪,杨曙明.
免疫亲和色谱及其在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J]
.中国兽药杂志,2006,40(3):23-27.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5
1
韦玮,黄尚廉,陈伟民,王宁,张洁,朱永.
一种基于MEMS光栅光调制器的近红外光谱探测系统[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30(3):846-850.
被引量:2
2
宣伟,王军,汪秀月,张淮光.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2011,25(9):47-51.
被引量:20
3
王昀,孟庆华.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药物崩解时限应用研究[J]
.海峡药学,2011,23(12):69-71.
被引量:4
4
林洪,李萌.
工业化养殖鲆鲽类质量安全管理与加工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2,2(1):58-61.
5
李文钊,陈晓楠,王波,郭毅,杜仕国,闫军.
模拟海岛环境中弹药元件锈蚀产物红外光谱分析[J]
.腐蚀与防护,2013,34(3):236-238.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梁德沛,刘辉,熊波,彭述辉.
基于ISM的食品安全事故影响因素分析[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3,4(4):1250-1254.
被引量:4
2
王德江,张涛.
红外探测器成像实验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31(1):267-271.
3
孙乐乐,徐海亮,乔玉.
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研究方法对我国食品检测的启示[J]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2):390-394.
被引量:2
4
刘波,朱永,陈建君,韦玮,张洁,王宁.
新型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反射镜倾斜容限分析及实验[J]
.光子学报,2013,42(3):315-319.
被引量:8
5
王旭佳.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J]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3):271-271.
6
王晓东.
食品安全检测问题研究[J]
.中外食品工业(下),2013(5):31-31.
7
卫晓怡,白晨,张建华,唐立伟,崔琳琳,瞿宙,夏慧敏.
商科院校中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的建设及其意义[J]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中),2014(2):83-85.
8
王付修,蔡军锋.
海军陆战旅岛屿作战弹药储运环境分析与防护设计[J]
.包装工程,2014,35(15):63-66.
被引量:3
9
胡平国,余磊,吴枳锋.
浅谈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J]
.农家致富顾问,2014,0(09X):72-73.
10
杜仕国,孟胜皓,闫军,郭毅.
D60钢在模拟海岛环境中腐蚀产物的红外光谱研究[J]
.装备环境工程,2015,12(1):10-14.
被引量:4
1
运用新型检测技术,确保食品安全[J]
.化学分析计量,2008,17(6):6-6.
2
农产品黄曲霉素新型检测技术问世[J]
.中国科技奖励,2005,13(7):77-77.
3
项睿.
地沟油新型检测技术重要专利介绍[J]
.山东化工,2015,44(7):74-76.
4
李静,刘斌,岳田利,袁亚宏,高振鹏.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J]
.农产品加工(下),2007(3):44-47.
被引量:18
5
吴建中,唐书泽,孙唏,彭喜春,郭开平.
果汁饮料中原果汁含量检测技术的现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32(2):78-82.
被引量:11
6
农产品黄曲霉素新型检测技术问世[J]
.广东农业科学,2005,32(4):51-51.
7
黄曲霉素新型检测技术问世[J]
.中国饲料添加剂,2005(8):50-50.
8
农产品黄曲霉素新型检测技术问世[J]
.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5(7):20-20.
9
农产品黄曲霉素新型检测技术问世[J]
.中国禽业导刊,2005,22(12):43-43.
10
农产品黄曲霉素新型检测技术问世[J]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5(7):37-37.
检验检疫科学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