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在学生教育管理及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高校,非正式组织作为一种普遍的人际关系形式存在,深刻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发展,本文从高校非正式组织的定义、产生原因、存在影响和解决对策方面提出建议,深入探讨非正式组织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
作者
李萍萍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
出处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1-12,共2页
Journal of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关键词
高校
非正式组织
和谐校园
分类号
G455.7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2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6
1
[英]约翰·亨利·纽曼著,徐辉等译.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2.
2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76-85.
3
冯社洪,王珍.
引导和发挥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
.高等农业教育,2003(1):78-80.
被引量:11
4
李健.
论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及其自我教育功能[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3(2):77-78.
被引量:23
5
徐碧琳,刘昕.
非正式组织识别实证研究——基于中国文化背景的探索性分析[J]
.财经研究,2004,30(11):16-25.
被引量:25
6
宋玉田.
加强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
.成人高教学刊,2005(2):52-55.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王询.
组织内的正式与非正式关系[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1(2):3-7.
被引量:22
2
[2]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76~85.
3
王颖.《乡土中国的当代图景》[EB/OL].www.authrop.vip.sina.com,2002.
4
(英)Styson和T Jackson.组织行为学精要(第2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5
斯蒂芬.P.罗宾斯(柯江华译).组织行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6
(美)安妮·玛丽·弗朗西斯科 巴里.艾伦·戈尔德(顾宝炎译).国际组织行为学(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al behavior)[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
郑焕强.非正式组织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1,(1).
8
(英)STyson和t Jackson.《组织行为学精要》[M].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9
.《组织行为学精要》[M].,2003年..
10
Sandra. Spataro. Not all differences are the same: The role of informal status in predicting reactions to demographic diversity in organizations[R]. 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 Working paper, 2002.
共引文献
62
1
黄志勇.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介入与引导[J]
.消费导刊,2008,0(24):249-249.
2
张铁明,谭延敏,陈善平.
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成员参与锻炼的群体心理学分析[J]
.体育与科学,2014,35(4):67-73.
被引量:5
3
盛亚飞.
崛起的新城与都市农业现代化[J]
.上海农村经济,2005(6):4-6.
4
杨峰,陈重旭.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现状及对策探析[J]
.中国商界,2008(11):219-220.
被引量:6
5
徐碧琳,刘昕.
非正式组织演进路径实证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2005,8(6):30-34.
被引量:7
6
王建武.
高校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的研究[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40-42.
被引量:20
7
黄明睿.
非正式组织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及其管理[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7):226-228.
被引量:27
8
袁航.
高校教师中非正式组织的特征分析及管理研究[J]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2(4):26-28.
9
苏海泉,周志强,管雷.
目标管理模式下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工作探讨[J]
.青年探索,2007(3):72-77.
被引量:3
10
徐荣,郑琛.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及教育管理对策[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0(3):46-48.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0
1
李卫星.
新形势下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现状与对策探析[J]
.高教论坛,2007(6):163-166.
被引量:13
2
吴永进.
非正式组织视野下的高校学生工作实践——以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为例[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18):54-55.
被引量:2
3
王江兵,戴跃侬.
新形势下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与引导[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3):8-11.
被引量:20
4
崔佳颖.
浅议非正式组织[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24(2):94-96.
被引量:11
5
朱明霞.柔性管理在非正式组织管理中的应用[D].云南大学.2011
6
郭广平.
领导者与非正式组织的互动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5):111-112.
被引量:4
7
李吉彬,王怡之,黄茜茜.
高校非正式组织管理刍议[J]
.科技信息,2010(8).
被引量:1
8
周堃,宋立峰.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管理探析[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1(2):30-31.
被引量:1
9
潘贺男.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现状及管理策略研究[J]
.学理论,2013(29):332-333.
被引量:4
10
庞豪.
基于非正式组织研究的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模式[J]
.经营管理者,2010(6X):278-27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孙绍然,郝艳君.
发挥非正式学生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正影响的研究[J]
.今日中国论坛,2013(5S):101-102.
被引量:1
2
李瑾.
和谐高校视野下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44):245-24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孙绍然,陶启坤.
第二课堂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研究[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25(3):33-36.
被引量:3
2
杨创,王楠.
新时期普通高校学生组织微型化建设探析[J]
.大学(研究与管理),2021(10):13-15.
被引量:4
1
王宗元,赵俊芳.
高校非正式组织实证性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1(1):108-111.
被引量:3
2
何佳圣.
浅析学生组织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0):131-131.
3
杭蕾蕾,蔡澄.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学校责任[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3(3):76-77.
被引量:2
4
赵根宏.
再谈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与影响[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7(1):126-127.
被引量:3
5
周堃,宋立峰.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管理探析[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1(2):30-31.
被引量:1
6
徐汇音.
高校应当重视对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J]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1):73-75.
7
黄亚锰.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育人氛围[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10):31-32.
被引量:1
8
李婷.
浅析高校学生组织建设[J]
.理论观察,2014(7):153-154.
被引量:2
9
商发明,李震英,李志涛,邹敏,唐科莉,周红霞,闫飞龙.
近年来主要国际组织提出的十大教育新理念[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14(4):34-37.
被引量:2
10
苏尚宏,庞宁.
高校人力资源中非正式组织的管理机制研究[J]
.太原科技,2007(6):94-95.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