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人格权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
被引量:
1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从人格权的法律概念、人格权的要素、人格权的特征等方面探讨了人格权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本文认为,人格权具有非财产性、绝对性、支配性、固有性、专属性五大特征。人格权的定义可以表述为:人格权是民事主体固有的以其人格要素为客体的专属支配权。
作者
李新天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出处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Law Review
基金
李新天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5JA820021)“论人格权的发展与完善”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关键词
人格权
人格权特征
专属支配权
分类号
D91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3
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823
同被引文献
233
引证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56
参考文献
32
1
徐国栋主编,孙建江等译.《魁北克民法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6页.
2
CIVIL CODE OF UKRAINE ( Draft of 25 August 1996 ), http ://romanlaw. cn/sub8, htm
3
粱慧星:《人格权:与生俱来的权利》,载《工人日报》2003年2月8日.
4
马俊驹.
关于人格权基础理论问题的探讨[J]
.法学杂志,2007,28(5):2-6.
被引量:33
5
何剑.
人格权法律特征新探[J]
.河北法学,2002,20(4):140-144.
被引量:4
6
粱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页.
7
陈民:《论人格权》,载郑玉波主编:《民法总则论文选楫》(上),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351页.
8
蔡章麟.《人格权、著作权、出版权》,载郑玉波主编.《民法总则论文选辑》(上),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337页.
9
杨寿堪.
人文主义:传统与现代[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92-98.
被引量:21
10
马俊驹,余延满.
试论法人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J]
.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1(4):14-21.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73
1
王利明.
中国民法典的体系[J]
.现代法学,2001,23(4):45-54.
被引量:82
2
杨立新,孙博.
国外人格权的历史发展[J]
.河北法学,1995,13(4):1-4.
被引量:21
3
冀凤丽,崔建远.
试论对精神损失的赔偿[J]
.社会科学,1987(4):33-37.
被引量:10
4
申政武.
论人格权及人格损害的赔偿[J]
.中国社会科学,1990(2):51-68.
被引量:45
5
杨孜.
法人名誉权问题探讨[J]
.政治与法律,1988(4):28-31.
被引量:1
6
史浩敏,许小澜.
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及数额[J]
.法学杂志,1988,9(5):33-33.
被引量:4
7
江伟,肖建国.
民事诉讼中的行为保全初探[J]
.政法论坛,1994,12(3):56-59.
被引量:70
8
张良.
浅谈对尸体的法律保护[J]
.中外法学,1994,6(3):35-37.
被引量:24
9
李中原.
人身关系六题——与徐国栋先生商榷[J]
.法学,2003(1):111-119.
被引量:12
10
宁金成,田土城.
民法上之损害研究[J]
.中国法学,2002(2):104-112.
被引量:48
共引文献
823
1
张喜彪.
人格权侵害禁令程序的规范研析、范式选择与运行规则——以《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的协同实施为视角[J]
.中财法律评论,2023(1):104-133.
2
王郁茗.
权利标的视角下财产性利益盗窃的理论建构[J]
.中财法律评论,2022(1):120-149.
被引量:1
3
申惠文.
中国民事宪法学的时代价值——改革开放40年民法学家宪法观发展演变切入[J]
.私法,2020(1):330-350.
4
熊文聪.
知识产权特殊性反思——基于对“三重误读”的澄清[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4,30(4):132-149.
5
冉克平.
数字时代企业信用权的结构与实现机制[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3,29(3):99-117.
被引量:2
6
冯德淦.
获利返还制度的法理研究[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3,29(1):187-207.
被引量:9
7
连雪晴.
法人的数据保护:缘由、实践与建构[J]
.人权研究(辑刊),2019(2):158-181.
被引量:4
8
王英州.
论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期间[J]
.民商法论丛,2020(1):245-267.
9
杨遂全.
论民事主体制度和人身人格权编的逻辑分野[J]
.民商法争鸣,2022(2):3-12.
10
朱吕乔.
个人信息访问权规范体系的应然表达——兼评《个人信息保护法》若干规定的不足[J]
.海大法律评论,2022(1):503-513.
同被引文献
233
1
姚辉,叶翔.
荣誉权的前世今生及其未来——兼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中的相关规定[J]
.浙江社会科学,2020(3):35-45.
被引量:8
2
张涛.
个人信息保护中独立监管机构的组织法构造[J]
.河北法学,2022,40(7):91-118.
被引量:26
3
王利明.
和而不同:隐私权与个人信息的规则界分和适用[J]
.法学评论,2021(2):15-24.
被引量:176
4
汪习根.
论民法典的人权精神:以人格权编为重点[J]
.法学家,2021(2):1-12.
被引量:24
5
高志宏.
个人信息保护的公共利益考量——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视角[J]
.东方法学,2022(3):17-32.
被引量:43
6
韩慧.
法律制度的效率价值追求[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5(1):11-14.
被引量:8
7
陈梦坤.
“商事人格权”概念构建方法检讨[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18(3):21-23.
被引量:10
8
薛军.
人格权的两种基本理论模式与中国的人格权立法[J]
.法商研究,2004,21(4):63-75.
被引量:88
9
王泽鉴.
人格权保护的课题与展望——人格权的性质及构造:精神利益与财产利益的保护[J]
.人大法律评论,2009(1):51-103.
被引量:79
10
刘春霖.
商品化权论[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9(4):54-58.
被引量:86
引证文献
18
1
曹相见.
人格权支配权说质疑[J]
.当代法学,2021,35(5):40-50.
被引量:18
2
张乐.
浅析集体肖像权[J]
.科技信息,2010(29):408-408.
3
姚辉.
论人格权法与侵权责任法的关系[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14(1):103-114.
被引量:26
4
郑晓剑.
人格权客体理论的反思——驳“人格利益说”[J]
.政治与法律,2011(3):102-112.
被引量:13
5
杨倩.
宪法第38条“人格尊严”之用语探析[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21(3):78-80.
6
王雅.
人格权商品化的法律保护[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10):84-87.
被引量:2
7
姜福晓.
对人格权财产化和财产权人格化统一解释的初步思考[J]
.理论月刊,2013(9):109-112.
被引量:5
8
陆培源.
人格权之支配性刍议[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23(9):63-65.
9
李羽凡.
从“赵C”案引发对姓名权的思考[J]
.商,2014,0(33):223-223.
10
邹海林.
再论人格权的民法表达[J]
.比较法研究,2016,30(4):1-17.
被引量:22
二级引证文献
156
1
朱晓峰.
人身自由作为一般人格权价值基础的规范内涵[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51(2):126-142.
被引量:18
2
耿卓.
法学研究的实践逻辑和人文关怀——评王洪平新著《公私法交融视域下的违法建筑问题研究》[J]
.土地法制科学,2022(1):199-209.
3
申惠文.
中国民事宪法学的时代价值——改革开放40年民法学家宪法观发展演变切入[J]
.私法,2020(1):330-350.
4
谢潇.
超越物债区分原则:论作为财产支配权的网络虚拟财产权[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3,29(4):44-62.
被引量:13
5
王肖梦.
基因信息权的法律性质探讨[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20(6):107-109.
被引量:1
6
郭少飞.
作为物质型人格权之“基因权”的理论证立与法律保护[J]
.求是学刊,2020(5):122-130.
被引量:10
7
周汉华.
平行还是交叉 个人信息保护与隐私权的关系[J]
.中外法学,2021,33(5):1167-1187.
被引量:115
8
宋菲.
论我国民法典中习惯要素的设置及其司法实效[J]
.民间法,2021(1):276-288.
9
许素敏.
个人信息保护的权利基础——兼评《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三次审议稿)》[J]
.贸大法律评论,2019(1):201-210.
10
常宇豪.
论信息主体同意权的绝对化困境与相对性重构——兼论《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二审稿)同意制度的完善[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5):116-127.
被引量:9
1
刘佳.
法人人格权浅议[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3(S2):160-161.
2
洪丰,黄茵茵.
物权法的西方样本[J]
.公民导刊,2005(8):16-17.
3
梁新明,翟红芬.
发展权的基本人权定位[J]
.法制与经济,2008,17(16):37-38.
被引量:1
4
杨波.
人格权固有性的辩证分析[J]
.前沿,2012(14):77-78.
5
武勇.
论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的《基本法》解释权[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27-30.
6
杨守涛.
政府与社会协商的主体实质性不平等初探——关于固有性及负面影响的规范性分析[J]
.党政干部学刊,2011(12):46-49.
被引量:4
7
热词[J]
.新民周刊,2013,0(45):19-19.
8
孟爽.
有关人格权问题的探究及其发展理论对未来中国民法典的影响[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22(11):113-115.
9
张天俊.
浅议《物权法》[J]
.魅力中国,2007,0(7):111-112.
10
钟丽娟.
自然权利的人性基础[J]
.法学论坛,2011,26(1):62-65.
被引量:5
法学评论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