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外感发热治法探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外感发热的核心在于外感邪气与人的正气相争,治疗上当根据发热的不同阶段以宣散清利、和解少阳、调和营卫和益气养阴法分别施治,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尤其重视宣透和解法的应用,突出"邪有去路"的重要性。
作者
杨柏灿
机构地区
上海中医药大学
出处
《江苏中医药》
CAS
2009年第1期52-53,共2页
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外感发热
宣散清利
和解少阳
调和营卫
益气养阴
分类号
R25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31
1
虞建华.
清开灵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4,29(4):357-358.
被引量:3
2
黄志丹.
甘露消毒加减方治疗外感发热65例[J]
.福建中医药,2004,35(5):25-26.
被引量:1
3
焦彦超.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外感发热50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学报,2005,33(2):27-27.
被引量:6
4
樊亚巍.
中医药治疗外感发热疗效分析[J]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6):507-508.
被引量:3
5
李雪苓,陈双萍,张宗铭.
热毒清口服液治疗外感发热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9):847-847.
被引量:16
6
吴二光,白莉,梅志刚.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外感发热50例[J]
.中医研究,2005,18(8):29-30.
被引量:8
7
骆洪峰,付金艳.
夏季外感发热的辨证施治[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4):449-450.
被引量:3
8
杨学,姜建国,吕翠霞,姜云香,马云汉.
清营解表合剂治疗营热体质外感发热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6):681-682.
被引量:5
9
郑爱军.
银芍汤治疗外感发热30例[J]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7):786-787.
被引量:3
10
熊莉华,覃小兰,李晓庆.
辨证分型治疗外感发热2945例[J]
.新中医,2006,38(9):75-7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朱丹,吕文良.
外感发热的中医治疗[J]
.吉林中医药,2012,32(1):104-107.
被引量:29
二级引证文献
29
1
李军,刘嘉利,李尧锋,田远芳,刘晓清.
鼠妇及其提取物对LPS发热模型大鼠解热作用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20,31(10):2361-2362.
被引量:6
2
秦彩红,陆小左.
刮痧刺络拔罐配合中药治疗发热69例临床观察[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2):293-294.
被引量:2
3
段北野,钟民,芮家亮,谢海棠,孙瑞元,王冰梅.
正交实验分析三联退热药与黄芩苷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退热作用及最佳退热组方[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5):779-780.
被引量:1
4
张林,李世兵,周晓英,钟艳,李红碑,林星辉.
针刺曲池、合谷治疗外感发热(风热证)的临床疗效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2015,31(1):4-7.
被引量:20
5
陶玉慧,李林,章征妹.
辛凉宣泄、疏风解表汤治疗外感发热100例疗效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21):60-61.
被引量:1
6
陶玉慧,李林,章征妹.
辛凉宣泄、疏风解表汤治疗外感发热100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3):60-60.
被引量:1
7
叶烨,周仙仕.
从内伤发热论治脓毒症[J]
.新中医,2016,48(8):3-5.
被引量:5
8
韩玲,赵一粒.
热必清颗粒对发热模型大鼠体温及血清IL-1β影响的实验研究[J]
.湖南中医杂志,2016,32(10):174-175.
被引量:6
9
马娜,林琳.
中医降温措施治疗外感高热的疗效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17,23(2):93-95.
被引量:8
10
侯静静,刘冬厚.
平衡法治疗外感发热40例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7,36(20):41-42.
1
宋素花.
王氏连朴饮的临床研究概况[J]
.福建中医药,2002,33(2):45-45.
被引量:7
2
周庚生.
论外感咳嗽证治[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8,22(1):19-20.
被引量:2
3
魏旭群.
加味宣透化痰汤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久咳的疗效评价[J]
.中医临床研究,2012,4(18):70-70.
被引量:1
4
李斌,曲道炜.
温病透法撷要[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2):2627-2628.
被引量:6
5
高晔,贺千里,杨殿兴.
高热的中医辨治体会[J]
.河南中医,2006,26(1):46-48.
被引量:4
6
单兆伟.
透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J]
.中医杂志,2003,44(1):17-17.
被引量:4
7
刘文军,薛燕星,胡东鹏.
升降散的现代药理机制研究进展[J]
.北京中医药,2012,31(12):939-943.
被引量:72
8
冯晓刚,周光.
赵炳南87例皮肤病医案立法与组方用药规律探讨[J]
.新疆中医药,2009,27(2):32-33.
被引量:1
9
周水平,仝小林,贺小芬.
《金匮要略》络病学术思想探析[J]
.中国医药学报,2003,18(7):397-400.
被引量:19
10
廖慧玲,尹思源,王全,周喜芬,石含秀.
风药在心病中的运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15,34(10):128-130.
被引量:2
江苏中医药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