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口服胸腺因子D对环磷酰胺诱发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口服胸腺因子D对环磷酰胺诱发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影响陈少华陈紫榕刘小朋黄国英冯福英郑宗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七六医院检验科福州350002胸腺因子D(ThymusFactorD,TFD)是一种新型的免疫调节剂(1),在临床上用于各种免疫失调性疾病...
作者
陈少华
陈紫榕
刘小朋
黄国英
冯福英
郑宗富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七六医院检验科
出处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5-56,共2页
Carcinogenesis,Teratogenesis & Mutagenesis
关键词
胸腺因子D
环磷酰胺
PCE
微核
分类号
R979.5 [医药卫生—药品]
R965.2 [医药卫生—药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陈少华.
超氧自由基与遗传损伤[J]
.癌变.畸变.突变,1995,7(3):157-160.
被引量:9
2
陈少华.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的频数分布[J]
.癌变.畸变.突变,1994,6(4):37-40.
被引量:11
3
陈少华,秦莲,孙建军.
胸腺因子D对X射线工作者微核的影响[J]
.癌变.畸变.突变,1993,5(2):33-36.
被引量:2
4
陈少华,福建药学杂志,1993年,5卷,2期,4页
5
陈紫榕,免疫药理学进展,1993年,228页
6
陈紫榕,福建药学杂志,1992年,4卷,1页
7
陈少华,遗传,1992年,14卷,2期,17页
8
陈少华,癌变.畸变.突变,1991年,3卷,3期,49页
二级参考文献
3
1
陈紫榕,李龙洋,刘小朋,陈仁英.胸腺因子D的研究[J]福建医药杂志,1988(04).
2
高锦声,万加华.微核检测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J]自然杂志,1987(06).
3
陈少华.
淋巴细胞微核制片改良法[J]
.福建医学院学报,1992,26(4):365-366.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18
1
陈少华,刘倩,冯福英,黄国英,邓泽前.
阿多拉扶正霖对老龄雌性小鼠微核和肝功能的影响[J]
.海峡药学,1997,9(S1):27-28.
2
朱世忠,张淑芳,丰新胜.
极低频电磁场对小鼠血细胞影响的研究[J]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5,27(2):81-84.
3
曹新,谢菁,曹旭东,曹云,刘仁海,黄瑾.
磷脂酰胆碱拮抗自由基致小鼠微核作用的研究[J]
.石河子医学院学报,1996,18(1):6-8.
4
陈志群,陈少华,秦莲.
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研究[J]
.癌变.畸变.突变,1996,8(3):170-171.
5
屈艾,汪承润,薄军,高宽场.
稀土元素钬对小鼠3种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J]
.环境与职业医学,2005,22(6):531-532.
被引量:10
6
张淑芳.
极低频电磁场对小鼠血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06,29(4):57-58.
被引量:1
7
芦传有,徐冰心,岳茂兴,肖成荣,马增春.
葡多酚对^(60)Coγ射线照射引起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2006,9(20):1683-1684.
被引量:3
8
戴美红,丁邦裕,朱秋林,尚靖扬.
盐藻β-胡萝卜素立体异构体对小鼠SOD、LPO和GSH-PX的影响[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1997,18(2):65-67.
被引量:5
9
曹新,谢菁,曹旭东,曹云,刘仁海,黄瑾.
磷脂酰胆碱拮抗自由基致小鼠微核作用的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1997,17(1):40-41.
被引量:1
10
陈少华,刘倩.
阿多拉扶正霖对老龄雌性小鼠微核和肝功能的影响[J]
.海峡药学,1997,9(4):27-28.
1
陈少华,刘小朋,等.
口服胸腺因子D对^60Coγ射线诱发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影响[J]
.癌变.畸变.突变,1997,9(6):373-374.
2
丁文,陈紫榕,刘小朋,李龙洋,刘长林,徐金星,周善建,周金黄,邢善田,李林.
胸腺因子D对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J]
.氨基酸杂志,1992(2):9-10.
被引量:1
3
张君坦,黄灿溢,黄世钦.
胸腺因子D注射液治疗104例白癜风[J]
.福建医药杂志,1994,16(2):85-86.
4
王淑琴,王建春,刘炳凤.
胸腺因子D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疗效观察[J]
.临床荟萃,2003,18(2):95-96.
5
于华生,蔡航.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胸腺因子D注射液的含量[J]
.药学实践杂志,1997,15(6):357-358.
6
徐金波.
胸腺因子D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J]
.中华综合医学,2001,2(10):915-915.
7
于华生,陈紫榕,黄涤非,王海沙,沈莉.
正交设计法考察胸腺因子D注射液的澄明度[J]
.海峡药学,1995,7(1):37-39.
8
李林,周金黄,邢善田,陈紫榕.
胸腺因子D改善老年大鼠脂质过氧化及脾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J]
.老年学杂志,1991,11(3):167-168.
被引量:1
9
于华生.
胸腺因子D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实验研究[J]
.海峡药学,1998,10(4):13-14.
被引量:1
10
李林,周金黄.
胸腺因子D对老年大鼠肝脏过氧化脂质,谷胱甘肽及膜流动性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报,1993,14(4):382-384.
被引量:2
癌变.畸变.突变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