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耻感的价值——兼论孔子德治思想的内在依据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国儒家政治思想将"政"释为"正",即是校正、纠正之义。政作为制度,其目的在于正民,但又以何为"正"呢?孔子的立场是坚决的"扬德抑法",即赞成以德治为基本而反对以法制为基本。本文由此入手,分析扬德抑法背后蕴含的道理,最后揭示出其逻辑核心是耻感的确立。因为德治能让人"知耻",法治只能让人"知罪",而耻感与罪感的区别在于耻感蕴含了更多的伦理价值,使人能培养亲善远恶的自觉性,成为实现从德性到德行的转化,而这恰是个体道德修养和大众道德文明的根基。这便是耻感的价值。
作者 李蕉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7-161,共5页 Jiang-huai Tribu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0

  • 1.论语·颜渊[M].,..
  • 2.论语·为政[M].,..
  • 3朱熹.四书集注·论语注
  • 4.论语·子路[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7.90.
  • 5匡亚明.孔评传[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45-47.
  • 6.孟子·滕文公上[M].,..
  • 7孟子正义·公孙丑下
  • 8.论语·学而[M].,..
  • 9朱熹.四书集注·孟子注
  • 10.孟子·尽心上[M].,..

共引文献773

同被引文献13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