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柳诒徵中国文化“西被”说探微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自近代西力扣关以来,国人学习西方的步伐越来越快,从西艺到西学、西政,其价值取向的重心也日益滑向西化一边。在此大势之下,柳诒徵着力于宣传国史、提出了中国文化之西被问题。虽也难免受"定于一尊"倾向的影响,但是其对中国文化普适性价值的追求,却也体现了对某些现代价值观念的认可和寻求民族主体精神的某种尝试。中国文化向来就有"和而不同"的特点,多元性的观点、多种不同学派的共同努力正有利于中国现代文化的构建和国家软实力的增强。
作者 陈宝云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6-170,共5页 Jiang-huai Tribu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沈松桥.学衡派与五四时期的反新文化运动[M].台北: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1984
  • 2沈卫威.回眸学衡派[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 3陈宝云.学衡派文化观探微[D].合肥:安徽大学历史系,2003
  • 4陈宝去.学术与国家:《史地学报》及其群体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2006.
  • 5汤用彤.《评近人之文化研究》[J].学衡,1922,.
  • 6柳诒徵.《中国文化西被之商榷》[J].学衡,1924,.
  • 7柳诒徵.中国乡治之尚德主义.学衡,1923,(17).
  • 8柳诒徵.《华化渐被史》[J].学衡,1922,.
  • 9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
  • 10姜义华.论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双向运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0(3):1-9. 被引量:2

共引文献2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