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思想政治教育动态能力形成系统分析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动态能力系统通过与社会、经济、文化等环节进行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通过与环境的输出、输入,不断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和创新;动态能力形成系统具有开放性、吸纳性、创新性;对现实问题的探索,是动态能力形成系统的基础;能力动态组合、能力动态协调、组织学习机制是动态能力系统的形成过程。
作者
侯波
机构地区
湛江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出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年第6期36-39,共4页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动态能力
形成
系统分析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9
参考文献
1
1
蓝江.
论以问题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路[J]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7(2):9-15.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5
1
(美)路易斯·拉思斯(LouisE.Raths)著,谭松贤.价值与教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
(德)施蒂纳(Stirner,M.)著,金海民.唯一者及其所有物[M]商务印书馆,1989.
3
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79.
4
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2.
5
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72.
共引文献
7
1
张云雷.
浅论大学继续教育的“问题教育”属性[J]
.成人高教学刊,2007(6):29-31.
2
侯波.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吸收能力的探析[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4(1):88-90.
被引量:1
3
吴琼.
2007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发展研究综述[J]
.思想理论教育,2008(9):44-48.
被引量:5
4
张洪春.
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思维的价值向度[J]
.社会科学家,2009,24(4):45-47.
被引量:15
5
董杰.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化:理论渊源与逻辑路线[J]
.理论与改革,2009(6):122-125.
被引量:8
6
刘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见[J]
.文教资料,2010(14):202-203.
7
董杰.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概念界定与内涵分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09(12):17-20.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8
1
董俊武,黄江圳,陈震红.
动态能力的特征与功能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06(8):42-43.
被引量:3
2
孙豫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的创新维度[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1):61-64.
被引量:15
3
杜松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29(3):45-51.
被引量:21
4
姚会彦,陈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研究述评[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26(3):111-116.
被引量:9
5
郑俊宝,王永明.
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1-3.
被引量:7
6
姜林丽,周国良.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动态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5):148-150.
被引量:2
7
王学俭,石岩.
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50-58.
被引量:1686
8
刘承功.
抓住全面提升高校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的关键点[J]
.思想理论教育,2020(10):10-15.
被引量:64
引证文献
3
1
封云,蒋伟.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动态能力的应用探究[J]
.党政干部学刊,2012(2):35-36.
被引量:8
2
刘颖,白雪.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动态评估模式研究[J]
.前沿,2014(23):151-153.
被引量:1
3
侯波.
高校“三全育人”多位互动协同机制构建探讨[J]
.广西社会科学,2021(5):176-181.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
29
1
南旭光,李志利.
职业院校何以完善“三全育人”新格局——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逻辑、框架与路径[J]
.职业技术教育,2023,44(29):22-27.
被引量:5
2
劳家仁.
从2021年全国部分省级教学成果奖看高职院校如何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J]
.职业技术教育,2022,43(30):19-22.
3
王育红,黄晓宁.
“三全育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以长治医学院为例[J]
.甘肃教育研究,2021(4):77-80.
被引量:8
4
李玲,唐伟.
新时期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探析[J]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2,20(3):93-96.
被引量:3
5
李春立,陈彦彦.
论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J]
.学术交流,2013(3):212-215.
被引量:22
6
孙平,孙艳杰.
深化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的策略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3):29-30.
被引量:5
7
张晖,邱冠文,胡卫.
高校“三型”学生党建体系的思考与构建[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9-60.
被引量:2
8
盛振文,周志刚.
高校可持续发展动态能力的作用及对策探析——以民办高校为例[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5,30(2):194-199.
被引量:3
9
温明.
加强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的策略研究[J]
.高教学刊,2015,1(20):183-184.
被引量:4
10
周连香,唐小华.
高校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的研究思考[J]
.才智,2014,0(10):237-238.
被引量:2
1
朱佳伟.
消减静态记忆 关注动态能力——2015年中考名著阅读题解析[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2015,0(8):69-70.
2
李芳菲.
解析民办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J]
.现代职业教育,2016,0(9):53-53.
3
刘朝亚,王润孝,李涛.
基于动态能力的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13(12):33-35.
被引量:3
4
张勇,宁静.
导、学、练动态组合,构建高效数学课堂[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7(13):35-36.
5
耿杰.
浅谈分层教学方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14):92-92.
被引量:13
6
包松,叶伟巍.
行政管理硕士生实践课程设置的重新定位[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8(S1):203-206.
7
金梅.
高校动态能力的研究:高校研究的一个新视角[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33(3):72-75.
被引量:1
8
张正义,吴鑫.
论高校为社会服务的“动态能力”建设[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2):81-84.
被引量:4
9
唐兴全,张丁月.
现代汉语中的动态组合与待嵌格式[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0):85-85.
10
覃国生.
科学发展观与民-汉双语教学[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4):64-68.
被引量:1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