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邂逅采桑女故事的文化蕴意及其在汉代的转型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邂逅采桑女的故事代代流传,形成一个意脉相连的文学现象。汉代是邂逅采桑女故事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故事的叙事模式和文化蕴意在汉代发生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向。这种文学现象很值得进行一番研究,以期探寻变化前后叙事模式和文化蕴意的特点以及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作者
杜劲
机构地区
曲阜师范大学新闻系
出处
《枣庄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36-39,共4页
Journal of Zaozhuang University
关键词
采桑女
桑林
汉代
转型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丁峰山.
《陌上桑》复式二重性及与采桑母题演变之关系[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3):9-13.
被引量:7
2
欧阳萍,邱光华.
《陌上桑》母题渊源[J]
.学术界,2004(4):203-206.
被引量:5
3
洪玲.
生命的诠释——文学中“桑”的意象浅析[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4,11(1):105-109.
被引量:2
4
高莉芬.
春会的仪典象征:“邂逅采桑女”的文学原型分析[J]
.中州学刊,2003(3):68-74.
被引量:6
5
魏宏灿.《陌上桑》文化原型新探[J]济宁师专学报,1999(01).
6
赵敏俐.
汉乐府《陌上桑》新探[J]
.江西社会科学,1987,7(3):120-123.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冯修齐.
《桑间野合》画像砖考释[J]
.四川文物,1995(3):60-62.
被引量:16
2
萧放.
“桑梓”考[J]
.民俗研究,2001(1):127-131.
被引量:9
3
Thomas B. Coburn: Encountering The Goddess,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1.
4
Joseph Campbell: The Power of Myth, New York : Anchor Books Doubleday, 1988 .
5
闻一多.姜嫄履大人迹考,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A]..闻一多全集·3[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6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考妣[A]..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1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7
傅道斌.中国生殖崇拜文化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
8
罗朱凤.汉语大词典[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9
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
10
陈澔.礼记(卷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49.
共引文献
25
1
梁高燕.
从文化生态学角度解读《诗经·国风》中的桑意象[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1):77-81.
被引量:1
2
练葵英.
一曲蕴含儒家贞节观念与反抗强权精神的赞歌——《陌上桑》的主题内涵、形象探究[J]
.肇庆学院学报,2006,27(4):48-51.
被引量:2
3
蔡靖芳.
试论桑主题的文化流变[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1):83-85.
被引量:2
4
易闻晓.
《陌上桑》拟作的主题演变[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7-82.
被引量:5
5
郭健敏.
《陌上桑》:一出轻松的浪漫喜剧[J]
.文教资料,2009(3):4-5.
被引量:2
6
郑群.
“桑中之戏”发生变奏的文化阐释[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3(4):66-71.
被引量:1
7
孙娟.
《陌上桑》的乐府性质与文学价值[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6):48-51.
8
刘航.
西子经典形象与祓禊之俗及魏晋隋唐的女性观[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74-79.
被引量:2
9
袁金春,饶恒久.
《陌上桑》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2(2):14-19.
被引量:6
10
付芮.
浅析《陌上桑》中的多重美感[J]
.课程教育研究,2013(26):67-6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
1
任红敏.
采桑主题与采桑女形象的演变[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7-100.
被引量:9
2
孙生.
《陌上桑》与汉代政治[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04-109.
被引量:1
3
练葵英.
一曲蕴含儒家贞节观念与反抗强权精神的赞歌——《陌上桑》的主题内涵、形象探究[J]
.肇庆学院学报,2006,27(4):48-51.
被引量:2
4
陈丽平.
“采桑女”形象的文化探源[J]
.社会科学辑刊,2007(1):226-229.
被引量:3
5
蔡靖芳.
试论桑主题的文化流变[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1):83-8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刘爱媛.
《陌上桑》的文化观照[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2(2):97-98.
2
沈云霞.
论齐梁陈乐府诗中采桑女形象的演变[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39(6):106-108.
1
桑绍龙.
先秦采桑女研究[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2):119-120.
2
应忆航.
江南之梦(外一首)[J]
.歌曲,2006(4):78-78.
3
印子君.
身体章节(组诗)[J]
.星星,2009,0(7):46-49.
4
弓车.
回到宋朝之前(组诗)[J]
.绿风,2004,0(4):45-47.
5
故人.
东方的丝绸(外一首)[J]
.扬州文学,2008,0(4):63-64.
6
桑绍龙.
论晚唐采桑女形象的质变[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0,0(3):88-90.
被引量:2
7
蔺九章.
张扬人格与尊严使她神驰千古——重读汉乐府名篇《陌上桑》[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8(5):15-18.
被引量:5
8
王淑红.
谈汉乐府诗《董娇饶》的艺术表现[J]
.才智,2011,0(21):222-222.
9
宇儿.
散文诗3首[J]
.金田,2010(Z1):69-70.
10
邱美.
论《诗经》中的采桑主题及其影响[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4(4):37-38.
枣庄学院学报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