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闾小波在《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撰文认为,西方政治文明中的宪政作为舶来品于清末输人中国。自20世纪初梁启超率先揭示宪政的意涵并提出中国20年宪政期成的方案以来,宪政很快完成了由民间话语向官方话语的转换,宪政之期成遂成为朝野纷争的焦点。清末、民初及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均发布过不同版本的宪政期成路线图,朝野围绕这些路线图的内容及阶段性目标的聚讼从未停止,而1948年“行宪国大”的召开,与其说是中国宪政之期成,不如说是宣告半个世纪的宪政期成之努力无果而终。人类的宪政经验表明,一国的宪政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规训,但这种规训通常表现为历史的演进,而非事先计划好的“训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