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明、清、民国时期黄河上游地区备荒赈灾考述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明、清、民国时期,黄河上游地区自然灾害较多,对社会稳定形成威胁。各级政府沿袭前代做法,较重视储粮备荒、减免赋役,同时,还采取措施进行赈济,本文对赈济灾荒过程中的勘报灾情、临灾赈济、恤政机构、以工代赈等措施及其演变作了探讨。那时虽有备荒赈灾制度,但遇灾歉后百姓流离失所、卖儿鬻女、吃草根树皮咽观音土甚至"人相食"的事例仍多有发生。
作者 崔永红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6期116-120,共5页 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立项课题“明代以来黄河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变迁史研究”(批准号04XZS013)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 1《青海自然灾害》编纂委员会编,史国枢.青海自然灾害[M]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
  • 2王 昱.青海方志资料类编[M]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
  • 3王 昱.青海方志资料类编[M]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

同被引文献41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