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克思人学思想与黑格尔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关系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马克思的科学人学思想是有丰厚的理论来源的,黑格尔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人学思想变革的理论基础。文章考察了马克思人学思想与黑格尔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关系并细致地发掘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分别在哪些方面影响了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形成。
作者
李春生
机构地区
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出处
《兰州学刊》
CSSCI
2009年第1期30-32,共3页
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以人为本的哲学依据及理论创新"(项目号:2008-ZX-124)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马克思
人学
黑格尔
费尔巴哈
人本主义
分类号
B516.3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7
1
唐月娥.
试析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中的人本学和自然学思想[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0(S1):30-34.
被引量:4
2
刘福森.
主体性及其在认识、实践和社会历史中的表现[J]
.哲学动态,1991(9):24-27.
被引量:3
3
陶富源.
费尔巴哈的实践观及其历史作用[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2(1):22-27.
被引量:1
4
胡敏中.
论人本主义[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62-67.
被引量:41
5
俞吾金.
让马克思从费尔巴哈的阴影中走出来[J]
.南京社会科学,1996(1):8-12.
被引量:7
6
刘福森.
从实践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J]
.理论探讨,2001(6):20-24.
被引量:31
7
张少宁,刘新栋.
解读费尔巴哈宗教批判维度——人本学对宗教神学的颠覆[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26(9):13-16.
被引量:2
8
李庆钧.
人的本质:从费尔巴哈到马克思——纪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作160周年[J]
.学术界,2005(5):190-196.
被引量:3
9
叶汝贤.
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深入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所阐发的唯物史观[J]
.哲学研究,2008(2):10-18.
被引量:37
10
刘放桐.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特殊背景与费尔巴哈的中介作用[J]
.江海学刊,2008(5):18-2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7
1
李子帆.
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学术思想关系的演进历程——基于从《手稿》到《形态》的文本学考察[J]
.马克思主义学刊,2022(3):52-88.
2
宋成鑫,王云云.
论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民生思想[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34(5):13-15.
3
刘永金,孙佳慧.
继承和超越——论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实践观之关系[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5):26-27.
被引量:2
4
杨芸,汪澍.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思想对当今思政工作的启示》[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5(5):131-133.
5
胡友根.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域下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科教导刊,2019,0(14):17-18.
被引量:1
6
陈奕诺.
马克思人学思想及当代价值刍议[J]
.学术交流,2019,0(8):22-28.
被引量:2
7
龙飞.
费尔巴哈的人学思想研究[J]
.创造,2019,27(12):54-58.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张悦,常雅宁,王启要,庄英萍.
新工科背景下实验技术人员在三全育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2):256-259.
被引量:11
2
王金霜.
大数据时代下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发展[J]
.经济师,2021(4):236-237.
3
诸葛桂凤.
乡村教师形象变迁的马克思人学阐释[J]
.教育观察,2021,10(35):11-14.
被引量:2
4
谢淞楠.
浅析费尔巴哈实践观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22,31(10):8-12.
被引量:1
5
杨桦.
马克思人学视域下中小学家校协同育人路径探析[J]
.社会科学前沿,2023,12(7):3505-3510.
1
邱少明.
科技观:邓小平和哈贝马斯的比较[J]
.凯里学院学报,2007,25(4):11-13.
2
郑建云.
浅谈马克思的实践观及其当代意义[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6):250-250.
3
刘云波.
思想政治课如何阐释抽象的理论[J]
.教师,2008(12):14-14.
4
苏晓珍.
科学技术、生产力与意识形态——从《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来解读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观[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3(1):214-223.
被引量:1
5
陈永盛.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历史哲学思想[J]
.理论月刊,2017(1):18-22.
被引量:1
6
纪晓丽,滕越.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概念的双重性解析[J]
.科教文汇,2016(2):156-157.
7
曾雪梅,沈洪成.
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论《手稿》中的科技观[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29(6):20-23.
8
桑明旭.
解释学与“理解马克思”的科学立场[J]
.湖北社会科学,2016(9):5-10.
被引量:3
9
任皚.
马克思实践观的人文意蕴[J]
.哲学动态,2005(8):23-27.
被引量:10
10
颜利华.
存在论视域下马克思科学技术观批判维度[J]
.黑河学刊,2010(12):15-16.
兰州学刊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