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散文的转换与文章的裂变——关于“文学之文”与“应用之文”的论争 被引量:6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提出了"文学之文"与"应用之文"的划分。排斥应用文章表面是为了文学的独立,实际是借西方文学观念反对"文以载道"的中国文章传统。然而,对无功利的文学美文的提倡与对骈文华而不实的批判是有矛盾的,读者借此为文言张目逼得陈独秀不得不进一步划清二者界线,继美感与伎俩之后提出了情与理的对立,旋即遭到方孝岳和刘半农来自文章内部的置疑。决意切断旧文学、旧伦理与新社会关联的陈独秀干脆把笼统的文学、应用之分落实到具体的文类上来,把承载世用功能的文章统统排除在"文学"之外。与其说散文在中西资源的共同滋养下成功地完成了现代性转换,不如说中国传统文章在强劲的西方文明冲击下发生了剧烈的裂变。一部分文章经过改造过渡到现代散文中来,大部分文章在漏不过西方文学筛眼的情况下被遗弃。从古代文章到现代散文,被改变的不仅是语言的形式,更有文章的基本格局和主体精神,乃至文学的性质和命运。对待文章的态度绝非无关宏旨,文体类型也并非简单地仅仅属于文章,它涉及到重大的文明转型,中国现代文学在被迫按照西方标准创造出来的同时,也创造了中国文学的新格局。
作者 文韬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4-44,共11页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1

  • 1鲁迅.《小品文的危机》.
  • 2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M].,..
  • 3曾朴.《复胡适的信》(《真美善》1卷12号).
  • 4朱自清.《<背影>序》.
  • 5周作人.《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集的导言.
  • 6陈平原.《新文学:传统文学的创造性转化》(《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 7《现代中国的"魏晋风度"与"六朝散文"》(《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 8《现代中国散文之转型》(《文学史》第3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 9《中国散文小说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 10《罗根泽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41页.

共引文献328

同被引文献57

二级引证文献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