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我国少数民族环境权 被引量:7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环境权对于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意义,不存在普适性的环境权。从历史、文化的视角和现实的生产方式角度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交往有特殊性,凸显出少数民族环境权这一范畴。少数民族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一环,在我国的宪政体制框架下,它包括诸多的具体内容,应对我国少数民族环境权实施特殊保护。
作者 吴贤静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7,共6页 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基金 本文是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的重大研究项目"环境法学基本范畴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5JJD820007)的阶段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吕忠梅.超越与探索-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环境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 2王韬洋.有差异的主体与不一样的环境“想象”——“环境正义”视角中的环境伦理命题分析[J].哲学研究,2003(3):27-34. 被引量:55
  • 3[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苟春生,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
  • 4曲格平谈《关注中国的生态安全》[EB/OL].http://cssd.acca21.org.cn/2002/news0302.html.
  • 5柯坚.论国际环境法的环境安全范式[Z].未刊稿.
  • 6吉尔兹.《地方性知识:从比较的观点看事实和法律》.中央编译出版社《地方性知识》2000年出版.

二级参考文献11

  • 1侯文蕙.雨雪霏霏看杨柳[J].读书,2001(6):3-12. 被引量:6
  • 2纪骏杰.我们没有共同的未来:西方主流"环保"关怀的政治经济学[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8,(31).
  • 3福柯 刘兆成译.《临床医学的诞生》[M].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192,17,218页.
  • 4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 5利奥波德:《沙乡年鉴》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93页.
  • 6[25]爱默生:《自然沉思录》,博凡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第92,93页.
  • 7连志展,1999年.《谁之自然?由多元文化的观点来反思生态保育运动:以花莲地区为例》,台湾“国立”花莲师范学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
  • 8Bullarcl Robert D. ,1999 ," Environmental justice challenges at home and abroad" ,in Nicholas Low( ed. ) , Global Ethics and Environment,London,New York : Routledge.
  • 9"Charter of Indigenous-Tribal Peoples of the Tropical Forests", February 15,1992.
  • 10连志展.《谁之自然?由多元文化的观点来反思生态保育运动:以花莲地区为例》.,1999年..

共引文献57

同被引文献91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