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西部地区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对策分析——以甘肃省为例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以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数据为样本,构建适合的估计模型,测定出了甘肃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甘肃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正在逐步提高,但是,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甘肃省科技进步贡献率水平仍然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应在加大科学普及、增加科技投入、加强人力资本投资、转变政府宏观职能等方面做好工作。
作者
汪慧玲
王富贵
机构地区
兰州大学
出处
《工业技术经济》
2009年第1期112-115,共4页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甘肃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索洛模型
科技进步贡献率
分类号
H061.5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6
1
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测报告及综合评价课题组.2006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R].2007
2
Cobb C, Douglas P. A Theory of Production [ J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Supplement March, 1928, (18) : 2033 - 2038
3
Solow R.M.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57, (39) : 312 - 320
4
甘肃年鉴编委会.2007甘肃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5
黄敬宝.
广东经济增长的科技贡献率分析[J]
.岭南学刊,2004(3):47-51.
被引量:8
6
王生荣,张营周.
甘肃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贡献率的计量分析[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2):3-5.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
1
樊孝凤,文生国,傅国华.
海南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24(6):443-446.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0
1
刘训华.
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09(36):35-37.
被引量:3
2
毛建青.
浙江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
.消费导刊,2009,0(10):41-42.
被引量:2
3
黄坤明,傅小锋,陈长杰.
嘉兴市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互动分析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2):100-104.
被引量:1
4
赵修渝,皮俊锋,黄河.
重庆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分析与对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2):102-104.
被引量:8
5
惠树鹏.
技术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8(31):305-305.
被引量:4
6
董翠玲.
佛山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J]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4):83-86.
被引量:4
7
龙永彬,谢正生,梁柏.
广东省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比较分析[J]
.广东林业科技,2010,26(4):72-76.
被引量:10
8
卢怀宝,王怡,罗杰,李笑冰.
基于等效益面的大庆油田企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研究[J]
.价值工程,2011,30(25):11-13.
被引量:1
9
姬卫东,葛一宏.
呼和浩特市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评价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0(6):20-23.
10
韩宝国.
广东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经济增长:从要素积累到数字化创新突破[J]
.广东经济,2021(11):38-47.
同被引文献
17
1
杨景富.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
.统计与咨询,2007(5):36-37.
被引量:3
2
范柏乃,江蕾,罗佳明.
中国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关系的实证研究[J]
.科研管理,2004,25(5):104-109.
被引量:96
3
景光仪,陈井安.
我国区域科技进步环境差异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2006(6):66-69.
被引量:1
4
汪慧玲,景文宏,戴石.
高新技术和科技创新体系互动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态模型[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4):30-31.
被引量:3
5
张平,郑海莎.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测度方法的研究进展[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6):38-42.
被引量:7
6
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及综合评价课题组.2007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R].2007,12.
7
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及综合评价课题组.2008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R].2008,12.
8
http : //www. sts. org. cn/sjkl/kjtjdt/index, htm.
9
http : // www. cqsts, org. cn/Chart, aspx. 2009, 9, 17.
10
吕亮雯.
从《2006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看广东的科技进步状况[J]
.广东科技,2007,16(9):39-4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华飞.
科技进步对江苏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
.经济视野,2013(21).
2
王富贵,汪慧玲.
陕西省建设科技创新型省区的路径探究[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22(5):39-44.
被引量:1
3
曾琼.
科技活动投入对科技活动产出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1):18-20.
被引量:2
4
刘聪.
科技进步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J]
.中国经贸导刊,2012(08Z):12-1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李彦,胡平,赵成文,严光菊.
构建区域科技高地的设想与对策[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12):36-37.
2
赵中川.
加大福建省财政科技投入的思考[J]
.福建农业学报,2011,26(5):892-894.
被引量:3
3
付华华.
新余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科技协同创新的回顾与展望[J]
.科技广场,2012(12):92-97.
4
陈鹏,刘官祝,郭云峰,曹璐,邹舒承.
沈阳市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4(26):134-135.
被引量:1
5
周璐瑶.
辽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实证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1):24-25.
被引量:2
1
魏华.
例析汉英词语的词类转换翻译技巧[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1):25-25.
被引量:1
2
许其潮.
从语言经济学角度看我国的外语教育[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8):35-38.
被引量:72
3
赵其娟,赵其顺.
英语教育与民族地区人力资本投资[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3):125-127.
被引量:1
4
董仲杰.
“读悟写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
.新课程,2016,0(24):68-68.
5
商金芳.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J]
.考试周刊,2012(93):83-84.
被引量:1
6
李昊,张敏,邵国斌.
河南省科技论文产出状况亟待关注[J]
.河南科技,2004,23(1):17-17.
7
学术论文利用率为何不高[J]
.江海纵横,2008(2):32-33.
8
陆华艳.
浅谈维汉语量词的异同[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7(3):184-185.
被引量:3
9
吕福源.
积极努力,做好推广普通话工作[J]
.语文建设,1998,0(11):3-3+15.
被引量:1
10
冯长根.
学术论文引用率为什么低?[J]
.古地理学报,2008,10(3):240-240.
工业技术经济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