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乙酰肝素酶表达与子宫颈鳞癌局部血管生成及浸润转移与预后的关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癌组织乙酰肝素酶(UP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8例正常宫颈上皮(NCE)、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68例宫颈鳞癌(SCC)组织中HPA的表达情况,并检测其中Ki-67标记的增殖指数和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结果HPA在正常宫颈上皮、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组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0646±0.0166、0.0968±0.0155及0.1175±0.0212。从正常宫颈上皮到宫颈上皮内瘤变再到宫颈鳞癌,HP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HPA在宫颈鳞癌中表达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及脉管浸润密切相关(P〈0.01),而与患者年龄、FIGO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有盆腔淋巴结转移及脉管浸润者,其HPA表达水平分别显著高于无盆腔淋巴结转移及无脉管浸润者(P〈0.01)。HPA在宫颈鳞癌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呈显著正相关(r=0.330,P〈0.01),而与增殖指数无显著相关性(r=-0.077,P〉0.05)。子宫颈鳞癌组织HPA高表达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颈鳞癌组织HPA过度表达可能参与局部血管生成和浸润转移,可能是子宫颈鳞癌患者的一个不良预后因素。
出处 《中国医药》 2009年第1期8-11,共4页 China Medicine
基金 福建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JA03104,JA04210)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