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再论增设见危不救罪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见危不救是一种严重违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行为。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社会危害性和国内外相关立法实践等方面来看,我国都应增设见危不救罪。
作者
马荣春
张妹
张承先
机构地区
南昌大学法学院
南昌铁路公安局法制处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2-55,共4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关键词
见危不救
道德
社会危害性
立法
分类号
DF612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35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362
参考文献
5
1
高铭宣,马克昌.刑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2-73.
2
[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法学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376.
3
毛寿龙.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2004:41.
4
章华.见死不救该当何罪[N].新京报,2004-05-25.
5
王怀章,詹婷,何勤.
见危不救犯罪化初探[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56-58.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3
1
聂原.
市场、道德与法治[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0,8(6):7-12.
被引量:12
2
[1]100多人大代表建议增加"见死不救罪"[N].检察日报.2001-03-09.
3
应飞虎,戴劲松.
法治与德治──基于伦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的比较分析[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8(3):60-67.
被引量:33
共引文献
7
1
张永红,吴方青.
见危不救犯罪化刍议[J]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21-25.
2
李进平.
见危不救犯罪化的法哲学阐释[J]
.河北法学,2010,28(3):132-135.
被引量:18
3
李进平.
“见危不救”的刑法治理[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4-46.
被引量:4
4
范鹏程,刘复梁.
见危不助不宜犯罪化之我见[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8):253-254.
5
卢家玉.
夫妻之间见危不救问题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1(2X):196-197.
6
庭德洪.
见危不救入刑的理据及其规范诠释[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22,21(4):28-32.
7
董玉庭,李芳芳.
“举手不劳”型见危不救入刑之思辨[J]
.北方法学,2023,17(3):69-80.
同被引文献
135
1
陈宜瑜,吕宪国.
湿地功能与湿地科学的研究方向[J]
.湿地科学,2003,1(1):7-11.
被引量:241
2
鲁楠,陆宇峰.
卢曼社会系统论视野中的法律自治[J]
.清华法学,2008,2(2):54-73.
被引量:75
3
阮齐林.
论财产刑的正当理由及其立法完善[J]
.中国法学,1997(1):74-79.
被引量:39
4
赵秉志,肖中华.
适应市场经济 完善刑事立法[J]
.政治与法律,1997(1):14-22.
被引量:14
5
向泽选.
危害环境罪的概念及行政从属性[J]
.法商研究,1997,15(6):22-27.
被引量:34
6
张明楷.
论刑法的谦抑性[J]
.法商研究,1995,13(4):55-62.
被引量:512
7
文海林.
刑法分则结构及其理论基础[J]
.法学研究,1996,18(4):135-146.
被引量:7
8
马克昌.
借鉴刑法立法例修改和完善我国刑法[J]
.法学评论,1989,7(2):48-54.
被引量:14
9
张明楷.
行政刑法辨析[J]
.中国社会科学,1995(3):94-117.
被引量:143
10
张明楷.
网络时代的刑法理念——以刑法的谦抑性为中心[J]
.人民检察,2014(9):6-12.
被引量:176
引证文献
10
1
赵青.
见危不救应否入罪——从见危不救与见义勇为的中间形态之缺失谈起[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5):71-72.
被引量:1
2
李鹏辉.
浅析见死不救入罪——小悦悦事件的法学思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7):70-71.
被引量:1
3
杨丛瑜,林萃春.
论《唐律疏议》中见危不救行为及其立法启示[J]
.辽宁警专学报,2012,14(6):1-4.
4
徐凌.
论我国“见危不救”行为入罪的建构[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30(4):22-25.
5
梁文彩.
对“见危不救”犯罪化的合理性质疑[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3(2):125-132.
被引量:16
6
唐一文.
见危不救入罪化的反思与质疑[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4(3):87-91.
7
庄乾龙.
环境刑法定性之行政从属性——兼评《两高关于污染环境犯罪解释》[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4):53-60.
被引量:46
8
庄乾龙.
罪刑法定视野下刑法的扩张与克制——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视角的分析[J]
.东方法学,2016(3):106-118.
被引量:6
9
姜敏.
系统论视角下刑法修正案犯罪化限制及其根据[J]
.比较法研究,2017,31(3):71-87.
被引量:24
10
张明楷.
增设新罪的观念——对积极刑法观的支持[J]
.现代法学,2020,42(5):150-166.
被引量:275
二级引证文献
362
1
孙国祥.
数字经济时代刑事司法的穿透与克制[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4,32(3):32-48.
被引量:3
2
侯艳芳.
环境保护行刑衔接的实体规范优化[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3,31(5):123-137.
被引量:11
3
郭旨龙.
计算机犯罪的时代更新[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3,31(4):77-98.
被引量:3
4
梁根林.
求同化异、凝聚共识,推动中国刑法再法典化[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4(1):57-70.
被引量:3
5
石聚航.
行为规范与裁判规范分离下法定犯的限缩方案[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6):20-36.
6
周光权.
法典化时代的刑法典修订[J]
.中国法学,2021(5):39-66.
被引量:68
7
姜敏.
系统论视角下中国刑法话语体系的现代化路径[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23,38(3):33-49.
被引量:2
8
童斯楠.
法益保护原则的双重功能及其展开[J]
.中财法律评论,2023(1):24-46.
9
刘泽泂,黄旭巍.
刑法参与犯罪附随后果调整的理性反思[J]
.湘江法律评论,2023(1):123-136.
10
崔雪岩.
新趋势下污染环境罪的困境及消解[J]
.绥化学院学报,2022,42(9):21-24.
1
云姣.
探析增设“见危不救罪”之立法建议[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2(3):47-47.
2
胡美玲.
见危不救犯罪化的质疑[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2,29(1):8-10.
3
牛建平,黄吉龙.
浅析特定主体“见危不救”的犯罪化[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3,12(2):42-44.
4
王俊.
从博弈论视角透析见义勇为的立法路径[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25(2):84-88.
被引量:5
5
曾粤兴,吴向阳.
浅议不作为犯处罚的理由——以解释论为视角[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7,20(2):73-78.
6
苏艳英.
民事救助义务的设立路径[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0(2):96-100.
7
余广俊.
论道德权利与法律权利[J]
.山东社会科学,2009(10):124-127.
被引量:10
8
肖小芳.
道德与法律关系的重塑——哈贝马斯对法律正当性的论证[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6):81-86.
被引量:4
9
赵颖慧.
道德缺失背景下的道德法律化探究[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4):21-24.
被引量:3
广西社会科学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