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我国南方稻区早灿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的演变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南方稻区不同年代育成并大面积推广的23个早籼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在早籼品种更替中,单株产量、每穗粒数、结实率显著提高;生育期延长、植株增高;单株有效穗数、主穗长、千粒重和叶片长宽趋于稳定。决定早籼品种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每穗粒数。育种上,应主攻穗粒数,适当增加株高和穗长,在增加株高的同时,重点对基部节间的有效选择,以增强抗倒性。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1998年第1期10-12,共3页 Fuj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Rice and Wheat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4

  • 1孙旭初.水稻茎秆抗倒性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87(04).
  • 2郭二男,华国怀,高建春,虞建平,万建伟,王才林,钟达兴.太湖地区水稻品种的演变和利用[J]江苏农业学报,1986(04).
  • 3徐国生.水稻矮秆早籼品种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研究[J]遗传,1985(03).
  • 4吴兆苏,魏燮中.长江下游地区小麦品种更替中产量及有关性状的演变与发展方向[J]中国农业科学,1984(03).

共引文献46

同被引文献59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