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的多重主题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德国法学教授,推理小说家本哈德·施林克在小说《朗读者》中通过给读者展开一段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惊世骇俗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包括爱情在内的多层次的主题。在令人震撼的爱情故事主线索下,呈现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历了纳粹统治的德国人对待历史的沉思和反思;探讨了爱情与罪孽,情欲与道德。故事结局以曾经是文盲的女主人公的自尽提出了小说自身也一直在询求答案的另一个主题,那就是:在自尊与生命面前孰轻孰重?
作者
殷倩
机构地区
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第1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文学
德国文学
教育小说
小说的多重主题
分类号
I516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6
1
Bernhard Schlink.Der Vorleser[]..1997
2
Juliane K ster.Bernhard Schlink,Der Vorleser Interpretation.[]..2000
3
Karl-Heinz Wuest.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Literatur[]..2007
4
Clarence Hugh Holman.A Hand Book to Literature[]..1980
5
Nicolas Boyle.German literature: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2008
6
J.M.Ritchie.German Literature under National Socialism[]..1983
同被引文献
44
1
印芝虹.
让大众接受沉重——关于本哈德·施林克的小说创作[J]
.译林,2008(6):188-190.
被引量:5
2
殷倩.
论本哈德·施林克《生死朗读》中的反思文化构建[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20):62-63.
被引量:2
3
张莉.
艺术的历史真实——关于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一元论[J]
.电影文学,2006(4):32-33.
被引量:4
4
冯亚琳.
《生死朗读》的叙事策略探析[J]
.外国文学评论,2002(1):108-113.
被引量:14
5
李富滔.
生,还是死——本哈德·施林克的现代抉择观[J]
.当代文坛,2001(5):65-66.
被引量:5
6
麻煜霞.
文明是一种力量——评《生死朗读》[J]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2):28-30.
被引量:7
7
詹春花.
诗之思:由边缘向经典的位移——从《洛丽塔》和《朗读者》的恋童恋母情结谈起[J]
.当代文坛,2007(3):132-134.
被引量:4
8
田秀丽.Interpretation of the Metaphors in the Movie The Reader[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2.
9
[德]康德 著,何兆武 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 商务印书馆, 1990
10
侯陈辉.
救赎的谎言与男性的寓言——电影《生死朗读》的女性主义解读[J]
.枣庄学院学报,2009,26(3):41-4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6
1
傅根生,唐娥.
叙述历史的方式——《生死朗读》的影像阅读及其他[J]
.飞天,2009(22):65-67.
2
王杨.
电影《朗读者》中的隐喻[J]
.电影文学,2013(10):111-112.
被引量:1
3
张蕴睿.
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的“平庸之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5):627-630.
被引量:2
4
张月.
长篇小说《朗读者》主人公的感情历程探究[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3(2):99-101.
5
孙曼曼.
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的国内研究文献综述[J]
.长安学刊,2019,10(4):92-95.
6
张敏慧,刘雪芹(指导).
“忘年恋”包裹下的成长寓言——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人物形象分析[J]
.艺术科技,2021,34(6):161-162.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孟昕颖.
电影《朗读者》与“孤岛人生”反思[J]
.电影文学,2018(4):150-152.
2
孙曼曼.
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的国内研究文献综述[J]
.长安学刊,2019,10(4):92-95.
3
张敏慧,刘雪芹(指导).
“忘年恋”包裹下的成长寓言——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人物形象分析[J]
.艺术科技,2021,34(6):161-162.
1
没有间断的阅读——《朗读者》译林出版社[J]
.汽车杂志,2009(11):66-66.
2
宋力,周卫妮.
多重主题分类初探[J]
.图书馆建设,2005(3):53-55.
被引量:2
3
赵宪元.
几种多重主题农业文献的归类问题[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2(6):98-99.
4
刘颖慧.
傅兰雅与《中西日报》所载之女性教育小说[J]
.长安学刊,2014,0(3):86-87.
5
古力.
麦兹勒—波依舍尔——一家有效率的中等出版社[J]
.中国图书评论,1991(4):117-119.
6
张念贻.
我编要闻版[J]
.今传媒,2004,12(2):51-51.
7
刘远举.
老虎咬人后,那些秀优越感的“规矩人”[J]
.廉政瞭望,2016,0(15):52-52.
8
宁瑛.
德国第50届法兰克福书展简况[J]
.外国文学动态,1998(6):39-40.
9
学敏.
200多本新加坡儿童及教育小说亮相BIBF[J]
.出版发行研究,2012(9):103-103.
10
王保国.
媒体,别再疯追“追星女”了[J]
.新闻记者,2007(5):26-26.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