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谈汉语方言语法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由冷转热,体现了方言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也是相关学科的需要。方言语法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利用多种手段调查事实,将它描写出来。描写中应在注重系统性的前提下突出本方言特点,遵循语法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避免削足适履。方言语法研究应加强共时和历时比较,适当吸收外来的理论方法,选择有价值的课题。
作者
邢向东
机构地区
陕西师大文学院
西北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
出处
《中文自学指导》
2008年第6期3-8,共6页
Reviews and Research on Chinese Literature
关键词
方言
语法
调查
研究
方法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1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63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8
1
李小凡.
当前方言语法研究需要什么样的理论框架?[J]
.语文研究,2003(2):13-15.
被引量:9
2
邢向东.
论加强汉语方言语法的历时比较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5):89-94.
被引量:8
3
方梅.
指示词“这”和“那”在北京话中的语法化[J]
.中国语文,2002(4):343-356.
被引量:252
4
邢福义.
语法研究中“两个三角”的验证[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9(5):38-45.
被引量:83
5
李如龙.
论汉语方言比较研究(下)──世纪之交谈汉语方言学[J]
.语文研究,2000(3):11-18.
被引量:8
6
李如龙.
论汉语方言比较研究(上)——世纪之交谈汉语方言学[J]
.语文研究,2000(2):1-7.
被引量:13
7
马庆株.
结构、语义、表达研究琐议——从相对义、绝对义谈起[J]
.中国语文,1998(3):173-180.
被引量:72
8
方梅.
北京话句中语气词的功能研究[J]
.中国语文,1994(2):129-138.
被引量:136
二级参考文献
51
1
谢留文.
南昌县(蒋巷)方言的两个虚词“是”与“着”[J]
.中国语文,1998(2):123-125.
被引量:18
2
罗自群.
现代汉语方言“VP+(O)十在里/在/哩”格式的比较研究[J]
.语言研究,1999,19(2):51-61.
被引量:21
3
李如龙.
论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J]
.语言研究,1999,19(1):102-113.
被引量:29
4
张寿康.
五四运动与现代汉语的形成[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2):39-44.
被引量:3
5
邢向东.
陕北神木话的助词“着”[J]
.中国语文,1997(4):295-296.
被引量:12
6
华萍.
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的两个“三角”的研究——1980年以来中国大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3):21-37.
被引量:22
7
乔全生.
洪洞话的“VX着”结构[J]
.语文研究,1989(2):43-45.
被引量:6
8
石汝杰,刘丹青.
苏州方言量词的定指用法及其变调[J]
.语言研究,1985,5(1):160-166.
被引量:70
9
邢福义.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小三角”和“三平面”[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33(2):97-103.
被引量:23
10
李如龙.
论汉语方言的类型学研究[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8(2):91-99.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563
1
宋晓红.
藏语巴德话的基本指示词nə^(53)和tə^(31)[J]
.藏学学刊,2022(2):188-204.
2
赵锦秀.
平鲁方言指示词“这”“那”的语法化[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38(4):22-27.
被引量:1
3
刘飞,彭嬿,于丽.
近40年新疆汉语方言比较研究述评[J]
.语言与翻译,2020(2):91-96.
4
王林哲.
“这/那家伙”的词汇化及话语标记功能[J]
.东方语言学,2021(1):87-102.
5
孔依丹.
言者态度主观性标记词“左不过”的分析[J]
.语言学研究,2022(1):130-141.
6
曹琳琳.
量词的定语标记功能再析——以都昌赣语为例[J]
.语言研究集刊,2023(2):225-241.
7
钟小勇,涂郁子.
“你像”后续话题成分信息状态再探[J]
.语言研究集刊,2020(1):143-153.
8
刘娅琼.
汉语口语用于句中的“呢”和“啊”[J]
.语言研究集刊,2020(1):128-142.
9
刘承峰,陈振宇.
再说“任何”[J]
.语言研究集刊,2019,0(2):1-27.
被引量:2
10
崔山佳.
奉化方言的名词小称后缀“细”——兼及其他方言的“崽”“仔”“囝”等[J]
.中国方言学报,2019(1):73-8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9
1
史素芬.
山西长治方言“来”字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J]
.长治学院学报,2007,24(4):63-65.
被引量:9
2
林立芳.
梅县方言的“来”[J]
.语文研究,1997(2):44-48.
被引量:34
3
施其生.
论广州方言虚成分的分类[J]
.语言研究,1995,15(1):114-123.
被引量:20
4
贺巍.
东北官话的分区(稿)[J]
.方言,1986,8(3):172-181.
被引量:94
5
邢向东.
神木方言词汇的内外比较[J]
.语言研究,2002(1):101-113.
被引量:12
6
彭小川,林奕高.
论汉语方言语法比较研究的“效度”问题[J]
.语文研究,2006(2):45-49.
被引量:3
7
邢向东.
关于深化汉语方言词汇研究的思考[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2):117-122.
被引量:35
8
邢向东.
陕西省的汉语方言[J]
.方言,2007,29(4):372-381.
被引量:77
9
郭利霞.
九十年代以来汉语方言语法研究述评[J]
.汉语学习,2007(6):52-61.
被引量:6
10
吴怀仁,庞家伟.
陇东方言中“来”的特殊用法[J]
.陇东学院学报,2008,19(1):37-38.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4
1
王军,陈鹤.
东北官话中与程度副词有关的特殊句式[J]
.满族研究,2016(4):115-123.
被引量:2
2
年玉萍.
西安方言中的过去时时制助词“来”[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32(5):63-68.
被引量:1
3
林华勇,黄新骏蓉.
邓思颖《语法分析》读后[J]
.方言,2020,42(2):228-233.
被引量:2
4
张璐,李丹.
汉中方言部分语法规则调查[J]
.语文建设,2013(08X):17-18.
二级引证文献
5
1
王凌晨,郭辉.
皖北濉溪方言的“来”——兼与西北等方言比较[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4(1):34-39.
被引量:1
2
张明辉,孙聪.
辽宁方言语法研究综述[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3):74-85.
被引量:3
3
张明辉,李萌萌.
东北方言副词研究综述[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9(11):45-53.
4
罗虞欢,林华勇.
遵义方言语气词“吔”的提醒及反预期功能[J]
.语言研究集刊,2024(1):205-223.
5
刘燕婷.
广东东莞(企石)粤语的句末助词“咧”[le■][J]
.方言,2024,46(3):299-307.
1
陈荣泽.
近十年汉语方言研究的新发展[J]
.安康学院学报,2011,23(2):40-44.
被引量:1
2
付元.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综述[J]
.安康学院学报,2015,27(4):24-29.
被引量:1
3
贺巍.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几个问题[J]
.方言,1992(3):161-171.
被引量:11
4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新视角》[J]
.方言,2013,35(4):347-347.
5
卢小群,韩金广.
新时期以来汉语方言时体问题研究述评[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4(7):8-11.
被引量:2
6
李小凡.
当前方言语法研究需要什么样的理论框架?[J]
.语文研究,2003(2):13-15.
被引量:9
7
詹伯慧.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2):46-53.
被引量:8
8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高级研修班即将举办[J]
.中国语文,2002(3):209-209.
9
邵敬敏,周芍.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现状与思考[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1):75-83.
10
詹伯慧.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大有可为─—序《汉语方言语法调查手册》[J]
.语文研究,1994(4):1-4.
被引量:2
中文自学指导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