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年轻“混混”与乡村社会灰色化——以湘北红镇“混混”为实证分析对象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乡村"混混"这一曾经销声或隐匿存在的特殊群体在乡土生活中重新活跃。本文通过对湘北红镇的乡村"混混"群体的实证调查发现,与城市"混混"的边缘地位相反,乡村"混混"在乡土社会秩序、社会结构和生活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是乡村生活举足轻重的角色,呈现出年轻化、暴力化的特征,并且与国家治理转型后强制性权力与常规性权力同步弱化的治理特征结合,直接对乡村社会的灰色化变迁产生影响。
作者 黄海
出处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08年第12期68-75,共8页 Contemporary Youth Researc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2006年7月15日笔者对村民陈GS的访谈.
  • 22006年4月11日笔者对警察华子的访谈.
  • 3道格拉斯.越轨社会学概论[M].张宁,朱欣民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 4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 5李强.后全能体制下现代国家的构建.战略与管理,2001,(6).
  • 6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 7谭同学.治理转型中的道德、权力与社会结构[M].华中科技大学2007社会学博士论文.
  • 8刘能.越轨社会学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J].青年研究,2003(11):30-37. 被引量:35
  • 9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 10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共引文献84

同被引文献26

  • 1张园.走近街角社会[J].社会,1997,17(7):24-25. 被引量:21
  • 2贺雪峰.公私观念与农民行动的逻辑[J].广东社会科学,2006(1):153-158. 被引量:39
  • 3陈柏峰.村落纠纷中的“外人”[J].社会,2006,26(4):108-127. 被引量:21
  • 4毕必成,范元.1994.《被告山杠爷》,峨嵋电影制片厂.
  • 5陈柏峰.2005,《暴力与屈辱:乡土社会的矛盾生成与纠纷解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论文.
  • 6陈柏峰.2007,《家门口的陌生人--转型期乡村混混群体与农村社会灰色化》,《第十七届中国社会学年会之转型期中国乡村治理与乡村建设论坛论文集》.
  • 7陈柏峰.2009,《纠纷解决与国家权力构成--豫南宋庄村调查》,《民间法》,山东人民出版社.
  • 8吴萍,卢福营.2003,《“混混”何以当选?--以浙江省齐镇村委会选举为例分析》,《中国选举与治理网》6月25日,最后登录日期2009年11月3日.
  • 9《乡村灰化的路径与社会基础--以湘南某县金、银镇为例》,贺雪峰主编《三农中国(第8辑)》,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版.
  • 102008年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乡村混混与农村社会灰色化》.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