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声乐演唱风格的形成
被引量:
1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声乐演唱从最初发声技能的生理训练开始,发展到通过自身文化素养的心理训练和审美感受,对作品有准确的把握,形成独特的声乐演唱风格,这是一个歌唱者的终极目标,是声乐演唱由单纯表现技巧的初级阶段过渡到感知与认知相结合的高级审美阶段的重要标志。声乐演唱应当从歌唱技能、歌唱心理、歌唱审美等方面加强锻炼,确立科学的声音概念,最终形成具有传统美和现代美相融合的声乐演唱风格。
作者
杨咏
机构地区
上饶师范学院
出处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22-225,共4页
Chinese Music
关键词
歌唱技能
歌唱心理
歌唱审美
演唱风格
分类号
J616.2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68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7
1
林俊卿.歌唱发音的科学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192.
2
[美]杰罗姆·汉涅斯 黄伯春译.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演唱技巧[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3
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110.
4
王硌.
论声乐表演中的美学思维问题[J]
.音乐研究,2006(3):112-115.
被引量:17
5
张晓农.
传统文化审美视野下的声乐艺术审美观——兼及中西传统艺术的审美差异[J]
.音乐研究,2004(1):59-64.
被引量:25
6
史小玲.
论声音概念与声乐演唱[J]
.中国音乐学,2006(2):73-75.
被引量:9
7
杨加力.
中西声乐艺术文化内涵新论[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25(2):59-66.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亚里士多德.《诗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9页、第20页.
2
[美]格劳特 唐纳德等 汪启璋等译.《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3
蒋孔阳 朱立元 范明生.《西方美学通史》第一卷[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356页.
4
[日]野村良雄 金文达 张前译.《音乐美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1月版.第142页.
5
柏拉图 毛宗伟译.《理想国》[M].延边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2页.
6
[美]保罗·亨利·朗 顾连理等译.《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版.第1页.
7
蒋孔阳.《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与西方美学思想的一些比较研究》[A].曹顺庆.《中西比较美学论文集》[C].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6月版.第6页.
8
夏建中.1997.《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
Rice , Timothy 1987:"Toward the Remodeling of Ethnomusicology," ETHNOMUSICOLOGY autumn(第3期).
10
寒溪.《动情与动听—试论歌唱艺术的二度创作》载《声乐表演艺术文选》,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1981年版,第156页.
共引文献
68
1
宋德玉.
文学审美和音乐审美之关系研究[J]
.长城,2010(6):169-170.
被引量:1
2
李保霞.
审美心理维度下的中西方声乐文化审美观之刍议[J]
.作家,2011(18):213-214.
被引量:8
3
朱菁.
信守、模仿、批评——声乐表演不可或缺的三重意念[J]
.大家,2010(11):29-31.
4
程泓.
音乐审美与文学审美之间的关系研究[J]
.作家,2008,0(20):169-170.
被引量:3
5
尹青珍.
对新民乐"国际化"现象的思考[J]
.乐器,2005(4):32-35.
被引量:4
6
李世鹏.
当代中国通俗歌曲美学特征初探[J]
.歌海,2007(4):4-5.
被引量:2
7
段海燕.
情感均衡律:声乐教学中的审美追求[J]
.陇东学院学报,2008,19(6):137-140.
被引量:4
8
李卓,王兵.
艺术与审美并驾齐驱——略论声乐艺术与大众审美的相互影响[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09(2):38-39.
9
李卓.
艺术的璀璨 审美的变幻——略论声乐艺术视野下的大众审美[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27(2):148-149.
被引量:3
10
颜五湘.
论声音观念与歌唱[J]
.中国音乐,2009(2):236-238.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37
1
韩勋国.
我国民族唱法韵味新论[J]
.音乐研究,2008(2):89-100.
被引量:5
2
黄志勇.
论民族声乐演唱风格的把握[J]
.社科纵横,2007,22(10):108-109.
被引量:5
3
赵燕.
关于民族声乐中男高音演唱的探讨[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4,22(4):42-43.
被引量:2
4
左开菊.
论声乐的演唱风格[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19(5):130-132.
被引量:4
5
王硌.
论声乐表演中的美学思维问题[J]
.音乐研究,2006(3):112-115.
被引量:17
6
刘海潮.
男高音歌唱家李双江演唱风格初探[J]
.艺术教育,2006(10):70-71.
被引量:1
7
王平.
准确把握演唱风格 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J]
.中国音乐教育,2007(2):49-50.
被引量:1
8
田青.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音乐[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7(2):1-8.
被引量:28
9
王世凤.浅谈师生之间的情感认同.素质教育与教育艺术,2009,:18-19.
10
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曲选[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引证文献
14
1
施丽娟.
浅谈音乐欣赏融入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必然性[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5):178-179.
被引量:8
2
宋志军.
如何把握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48-149.
被引量:4
3
戴旦旦.
“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如何把握大学声乐专业低年级学生的演唱风格及教学方法[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17):205-205.
4
鹿凤琴.
高校声乐教学中应该重视的心理因素[J]
.怀化学院学报,2011,30(10):126-128.
被引量:1
5
钟巧珍.
当代声乐演唱风格的趋向分析[J]
.音乐时空,2015,0(10):118-118.
被引量:1
6
郑招娣.
浅析民族声音演唱中的艺术表现[J]
.音乐时空,2015,0(21):80-80.
7
陈金玲.
谈声乐歌唱中的情感表现[J]
.艺术教育,2015(12):159-159.
8
龚亚红.
浅议声乐作品演唱风格的培养[J]
.北方音乐,2015,35(10).
9
刘会轻.
论声乐演唱风格的形成[J]
.黄河之声,2017(4):84-85.
10
衣秋雨.
近十年中国声乐教学研究成果综述[J]
.黄河之声,2018(5):122-12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栾利涛.
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开展音乐表演课的探索与实践[J]
.人文之友,2019,0(20):80-80.
被引量:1
2
张向鑫.
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27(2):20-21.
被引量:2
3
杨蝉伊.
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形式之探讨[J]
.赤子,2013(15):87-87.
4
乔雯.
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声乐实践课的探索和研究[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31(3):94-96.
被引量:3
5
郭乐.
高校器乐教学中应该重视的心理因素[J]
.北方音乐,2014,34(17):155-155.
6
王芳.
江南民歌与锡剧的共生文化[J]
.社会科学家,2016,31(10):154-157.
被引量:1
7
刘会轻.
当代声乐艺术中的器乐化现象探析[J]
.黄河之声,2017(7):74-75.
被引量:2
8
朱冬梅.
幼师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欣赏教学现状分析[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4):125-127.
9
邓莹.
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中加入音乐欣赏的价值研究[J]
.戏剧之家,2018(8):192-192.
10
李宜璇.
中国民族歌剧演唱风格的演变初探[J]
.黄河之声,2018(10):48-48.
1
贾莉.
探析声乐演唱风格的形成[J]
.北方音乐,2014,34(16):94-95.
被引量:1
2
韩立民.
浅论声乐表演的审美观念[J]
.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4(5):370-370.
3
蒋世雄,李洁.
音乐教学中歌唱审美教育刍议[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2):339-340.
4
托娅.
论歌唱的情感表现[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6):146-148.
5
王红,李晓燕.
浅谈声乐艺术演唱风格的多元化[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2(6):194-195.
被引量:1
6
曾晶.
民族声乐演唱的多元风格研究[J]
.北方音乐,2014,34(16):18-18.
7
张文华.
歌唱审美与情感的培养[J]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24(11):99-100.
被引量:1
8
王欣.
浅析歌唱审美的培养[J]
.北方音乐,2015,35(16):175-175.
被引量:1
9
施焦.
浅谈高校歌唱审美艺术教学中声乐教育[J]
.通俗歌曲,2015,0(11X):140-140.
10
李艳红.
浅析龚琳娜的新民族声乐演唱风格[J]
.作家,2011(22):233-234.
被引量:2
中国音乐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