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生命共同体中的伦理正义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环境正义是生态伦理学中较晚出现的一种重要理论和研究视角,它主要关注人类社会内部如何实现环境权益和环境责任的社会公正问题。但环境正义没有对人类生命与非人类生命生存的生态正义问题予以特别关注,因而需要从生命共同体的整体视野深究伦理正义。人类对自身的环境正义和对非人类生命的生态正义需要加以有效地调解,其调解的基础规则就是作为公平的正义与作为共生的正义。
作者
佘正荣
机构地区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9,共7页
Academic Forum
关键词
生命共同体
环境正义
生态正义
作为公平的正义
作为共生的正义
分类号
B82-058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064
同被引文献
101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8
参考文献
9
1
侯文蕙.
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环境保护运动和环境保护主义[J]
.世界历史,2000(6):11-19.
被引量:36
2
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 [ EB/OL ]. http ://www. ejnet, org/ej/principles, html.
3
佘正荣.
生命共同体:生态伦理学的基础范畴[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1):14-22.
被引量:33
4
布赖恩·巴克斯特.生态主义导论[M].曾建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5
WWF, Living planet report 2006[ EB/OL]. http ://assets. panda, org/downloads/living_planet_report, pdf.
6
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61-62.
7
林恩·马古利斯.生物共生的行星--进化的新景观[M].易凡,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8
林恩·马古利斯 李建会译.倾斜的真理:论盖娅、共生和进化[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9
辛格.一个世界--全球化伦理[M].杨立峰,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佘正荣.
价值共同体与环境义务[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1):13-19.
被引量:9
2
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213.
3
[2]考夫曼.科学新领域的探索[M].池丽平,等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41.
4
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5
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M].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6
本杰明·克兰.《追本溯源:美国环境运动简史》(Benjamin Kline,First along the River:A Brief History of the U.S .Environmental Movement),艾克达出版社1997年版,第105页,第121页.
7
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财富》(Donald Worster,Wealth of Nature),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3页.
8
艾琳·M.麦克高蒂.《从NIMBY到公民权利》(Eileen Maura McGurty,“From NIMBY to Civil Right”)[J].环境史,1997,(3):314-314.
9
雷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第262-263页,第163页.
10
《寂静的春天》的前言.
共引文献
1064
1
姚松.
从“天人合一”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术界对道家生态思想的演进研究[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3,39(4):93-101.
被引量:1
2
耿步健,张晨.
生命共同体理念引领新型生态伦理关系的三维构建[J]
.社会科学家,2022(12):80-84.
被引量:3
3
赵泽楠.
当代文学灾难书写的生态内涵与美学意蕴——以阿来小说创作为中心[J]
.阿来研究,2024(1):91-100.
4
陈正府.
多元与共生:本体论视角下的野生动物与人类生存伦理[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3):51-56.
被引量:4
5
付景川,卢国荣.
生存环境危机的焦虑与救赎--对《大白鲨》与《格力士灰熊》的解读[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48(6):57-62.
6
刘斌.
西方经济学中收入分配公平观述评[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4):59-62.
被引量:13
7
张美云.
审视环保困惑:基于人类基本价值视角的分析框架[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83-85.
8
刘淑萍.
试析军事伦理中的正义范畴[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2004,5(2):7-10.
9
刘卫先.
环境正义新探——以自由主义正义理论的局限性和环境保护为视角[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1(2):312-322.
被引量:3
10
周美.
“近亲结婚”的生命伦理学思索[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7):308-309.
同被引文献
101
1
陈辉.
符号学视角中的颜色意义[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12):23-26.
被引量:20
2
侯文蕙.
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环境保护运动和环境保护主义[J]
.世界历史,2000(6):11-19.
被引量:36
3
陈泉生,周辉.
论环境责任原则[J]
.中国发展,2004,4(4):30-33.
被引量:4
4
于左.
美国矿地复垦法律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
.煤炭经济研究,2005(5):10-13.
被引量:13
5
李培超,王超.
环境正义刍论[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2):27-31.
被引量:22
6
刘培哲.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21世纪议程》[J]
.地学前缘,1996,3(1):1-9.
被引量:39
7
佘正荣.
生命共同体:生态伦理学的基础范畴[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1):14-22.
被引量:33
8
毛勒堂.
什么是正义?——多维度的综合考察[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8(3):112-118.
被引量:11
9
仲崇盛.
社会正义的政治性解读[J]
.思想战线,2006,32(4):27-31.
被引量:3
10
崔彩贤.
西部农村生态环境修复法制问题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718-4719.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9
1
李晓培.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全面人的建构[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1):21-24.
被引量:1
2
王江,黄锡生.
我国生态环境恢复立法析要[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29(3):193-200.
被引量:18
3
彭精卫.
气候变化:利益与道德的平衡[J]
.前沿,2012(17):15-18.
4
李霞,张惠娜.
我国生态正义现状及实现路径[J]
.唐都学刊,2017,33(2):48-52.
被引量:4
5
雷竟鸣.
浅析生命共同体保护的立法进路[J]
.西部学刊,2020(6):41-45.
6
陈世润,虞新胜.
社会主义生态制度的价值旨向及其实践维度[J]
.理论导刊,2020(10):53-59.
被引量:3
7
彭精卫,邹国振.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哲学意蕴——解读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提法[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31-40.
被引量:1
8
史云贵,杜雯洁.
绿色正义:概念演进、构成要素与运行系统[J]
.社会科学战线,2023(2):171-182.
被引量:1
9
许锋华,闫领楠.
基于生态正义的生态文明教育变革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2023(6):40-49.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38
1
李挚萍.
环境修复法律制度探析[J]
.法学评论,2013,31(2):103-109.
被引量:81
2
李令威,李林阳.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构建和谐社会[J]
.河南科技,2013,32(10):181-181.
3
幸红.
土壤污染修复法律机制探析[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6):145-149.
被引量:12
4
许利娟.
生态恢复整治若干法律问题探析[J]
.邢台学院学报,2016,31(1):78-81.
被引量:1
5
冷传莉,李怡.
我国海域使用权制度生态化初论[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6,28(2):3-12.
被引量:1
6
黄俊,韩文雅.
生态修复法律制度探析[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6,33(A01):9-12.
7
张辉.
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裁判的执行——“天价”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后续关注[J]
.法学论坛,2016,31(5):80-89.
被引量:13
8
黄俊,郭冬梅.
生态修复法律制度探析[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6,37(6):23-27.
被引量:6
9
张继钢.
生态修复的刑事责任方式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7,39(8):925-928.
被引量:11
10
朱晓勤.
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制度探析[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57(5):171-181.
被引量:45
1
吴洁珍,万俊人.
伦理秩序与道德资源——关于当前中国社会伦理问题的一点理论分析[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51(6):19-24.
被引量:14
2
罗刚淮.
思考:让教师拥有尊严[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0(11):37-38.
3
宋红.
孔子之死真相探析[J]
.书屋,2011(8):78-80.
4
汪永泉.
政治是人解救自身的工具[J]
.华章(初中读写),2007(11).
5
小双.
为了把她嫁出去[J]
.深圳青年(下半月),2009(6):22-27.
6
孙大飞.
现实的深层追问:整体视野中的唯物史观[J]
.理论与现代化,2014(2):58-62.
7
杨萍.
我国社会公正问题及其实现路径选择研究[J]
.理论建设,2007,23(2):42-45.
被引量:1
8
余谋昌.
易学环境伦理思想[J]
.晋阳学刊,2015(4):76-81.
9
龚天平.
生态文明的伦理精神——一种实质伦理的探讨[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2(1):71-76.
被引量:2
10
邹恒甫.
专家不应当变成经济人[J]
.人民论坛,2008(11):47-47.
学术论坛
2008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