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重构以人为本的体育课堂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进入21世纪,人们对体育的发展和革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许多学者从新的角度、新的视野来认识学校体育。在此,我们所要致力于营造的文化体育就是以生命的完整性、需要性、精神性和现实性为依据,以完整的生命、精神生命的提升为最终目的的来重建课堂操作体系,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相互激励、相互完善、共生共长的动态生长过程。
作者
胡庆兰
张力进
机构地区
昆明理工大学体育部
云南昆明学院
出处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第1期107-108,共2页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关键词
体育课堂
以人为本
精神生命
学校体育
操作体系
课堂教学
生长过程
需要性
分类号
G633.96 [文化科学—教育学]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02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6
1
张岩.
什么是体育学——兼与《体育学》和《体育方法论的思考》等作者的商榷[J]
.体育与科学,2004,25(5):25-28.
被引量:19
2
赵艳平.
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走向及启示——兼论教育的人学探寻[J]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9(1):63-66.
被引量:2
3
赵虹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学解读[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18(4):122-123.
被引量:3
4
周爱光.
体育本质的逻辑学思考[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33(2):19-21.
被引量:75
5
周庆元.
实施素质教育三要领[J]
.湖南教育(上旬)(A),1999,0(6):26-27.
被引量:1
6
周传山,易剑东.
当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倾向[J]
.中国学校体育,1998,17(2):70-71.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张岩.
体育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归属[J]
.体育科学,1993,13(3):26-30.
被引量:7
2
胡晓风.大体育观[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3
体育.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
4
李雁冰.
西方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发展的三种形态──兼谈人本主义教育与科学主义教育的融合[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20(2):1-6.
被引量:5
5
夏正江.
现代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理论之类型学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14(4):27-39.
被引量:2
6
宋宁娜.
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潮评述[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7(1):116-123.
被引量:9
7
杨寿堪.
人文主义:传统与现代[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92-98.
被引量:21
8
石玉龙.
体育方法论的思考[J]
.体育与科学,2004,25(2):22-23.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02
1
刘一民,刘翔.
“健”文化价值及当代哲学意蕴[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0,43(2):45-51.
被引量:4
2
赵雅琴,吕旭涛.
我国体育本质研究综述[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2):63-65.
被引量:3
3
付军,吴小芳,李平阳,方馨.
电子竞技艰难行走在体育路上[J]
.科教导刊,2014(5):155-156.
被引量:2
4
陈建锋,谭芳芳.
从体育本质看体育教学[J]
.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0(11):132-132.
5
刘艳霞.
人文奥运的理念及实现北京2008年人文奥运的对策研究[J]
.龙岩师专学报,2004,22(6):80-82.
6
龚正伟,刘湘溶.
体育本质认识的分歧根源与真义求解[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1):96-98.
被引量:18
7
杨芳.
电子竞技应回归游戏的本质[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1):35-37.
被引量:22
8
张翠华,程卫波.
体育本质的现象学思考[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3):23-24.
被引量:5
9
程卫波,张志勇.
象征主义健康观[J]
.体育文化导刊,2005(5):26-27.
被引量:1
10
姜付高.
体育旅游概念的哲学思辨[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4):30-31.
被引量:19
同被引文献
14
1
吴翼鉴.
增强人的体质,是体育无“人”吗?──与“人文体育观渐入与生物体育观淡出”的商榷[J]
.体育学刊,1999,6(3):1-2.
被引量:17
2
邵桂华,孙庆祝.
从“工具主义”到“人文关怀”:学校体育教学的范式转变——自组织的学校体育教学展望[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4):82-86.
被引量:26
3
胡小明.
人文体育观的渐入与生物体育观的淡出[J]
.中国学校体育,1999,18(2):65-65.
被引量:115
4
邓若锋,杨丰宇.
理性思考体育进步的目标方向——对“新世纪新体育”一文的疑义[J]
.体育学刊,2001,8(3):1-4.
被引量:7
5
冯霞,杨文轩.
我国近年来人文体育观研究述略[J]
.体育与科学,2005,26(4):14-17.
被引量:19
6
李斌.
体育“工具论”价值取向的成因及其否定[J]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4):62-65.
被引量:3
7
周斅激.
体育价值观与学校体育[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19(4):36-37.
被引量:2
8
李力研.野蛮的文明:体育的哲学宣言[M].北京:社会出版社,1998.
9
梯利.西方哲学史[M].伍德增补.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27.
10
理查德·舒斯特曼,胡永华(翻译).
通过身体思考:人文学科的教育[J]
.学术月刊,2007,39(10):5-14.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
1
1
闫华,闫晓彤,赵超君,杜颖.
对构建身心和谐体育观的解析与思考——无需对立的人文体育观和生物体育观[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26(1):1-4.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张可斌.
浅析人文体育对高校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作用[J]
.邢台学院学报,2012,27(2):162-163.
被引量:2
2
杨康.
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讨[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1):102-104.
被引量:1
3
胡科伟.
人文体育观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思考[J]
.当代体育科技,2014,4(29):125-126.
被引量:10
4
王文清.
试论人文体育观的渐入与生物体育观的淡出[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28(6):117-119.
5
余宏伟,刘明翠.
浅谈人文体育在田径训练过程中的发挥机制及效用——对桂林医学院田径队近几年取得的成绩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2016,6(12):23-24.
被引量:1
1
牟祖建.
搞好幼儿环境建设 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J]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0(2):88-88.
2
陈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内涵及评价依据[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21(5):39-40.
被引量:45
3
戴奎.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
.好家长,2014,0(39):104-104.
4
欧珠次仁.
浅谈农村地区汉语拼音教学的策略[J]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5,0(12):106-107.
5
冯艳.
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有效方法[J]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2(3):94-94.
6
贾炯.
人文关怀与思想道德教育[J]
.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09,0(9):139-140.
7
金彩霞.
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之我见[J]
.当代教育研究,2009(7):50-53.
8
许国强.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策略初探[J]
.知识窗(教师版),2011(12X):44-44.
9
李一为,李明.
研究生选择科研课题的原则[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6(4):38-39.
被引量:2
10
唐银娣.
浅谈小学生在绘画中的情感表现[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08(7):145-145.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