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生政治素质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政治素质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木素质。当前由于受市场经济、网络时代和全球化的影响,大学生政治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偏差,本人通过实证调查的方法,对大学生的政治素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的对策。
作者
罗旭辉
机构地区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党委组织部
出处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0-52,共3页
The Journal of Yunnan Administration College
关键词
大学生
政治素质
现状
对策
分类号
D432.62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928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7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3.252,367,373,283,382,265,377,375,377.
2
江泽民文选: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6.
3
陈至立.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在教育[N]光明日报,1999-09-15.
4
.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
刘传春.
关于大学生政治素质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44-47.
被引量:6
6
王玉萍.
论大学生的政治能力及其培养[J]
.中州学刊,2006(4):118-120.
被引量:1
7
杨文富.
当前我校大学生政治素质状况及培养和提高的途径[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5):71-73.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5
1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王玄武.政治观教育通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杨子萍,于彩霞.
浅谈新时期理论教学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8(S1):98-101.
被引量:1
3
王宇光,王翎.
论当代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J]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2):67-69.
被引量:1
4
蔡友和.
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之我见[J]
.淮南师专学报,2000,2(2):53-56.
被引量:2
5
韦勇.
当代大学生应当“讲政治”——兼论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教育[J]
.热带生物学报,1999(4):78-8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928
1
于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思考[J]
.大家,2012(12):271-272.
2
孙运福.
坚持以发展为中心的改革稳定观[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2):8-11.
3
李爱华.
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国际关系准则——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50周年[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3):93-97.
被引量:1
4
胡敏中.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种主导价值观的研究[J]
.理论与改革,2004(4):27-29.
5
别红暄.
论中原农村政治认同弱化的原因及对策[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6(5):24-27.
被引量:2
6
张立荣.
当代中国行政制度改革的评析与前瞻[J]
.中国行政管理,2002(3):58-62.
被引量:12
7
姚文遐.
论教育发展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促进[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3):95-98.
8
蒋辉明,王敦琴.
邓小平“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时代内涵[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0(5):1-6.
9
王炎炯.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共产党宣言》的启示[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0(5):10-14.
10
雷振扬.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我国社会发展的几个问题[J]
.社会主义研究,2002(4):3-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9
1
何维民,王丽娟.
试论大学生政治素质结构及形成发展机制[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96,12(4):14-15.
被引量:5
2
李云.
政治素质释义[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106-111.
被引量:9
3
诸葛毅.
大学校园红色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德育功能[J]
.江苏高教,2010(3):117-118.
被引量:33
4
林静,黄联国.
“90后”大学生政治意识状况特点及教育对策分析[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2):95-98.
被引量:11
5
王水兴.
网络问政:本质、意义及实现途径[J]
.廉政文化研究,2010,1(2):39-43.
被引量:18
6
马新.
当代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教育与培养[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24(5):100-103.
被引量:2
7
魏晓文,李春山.
当代中国公民政治素质发展的动力机制和互动规律[J]
.思想教育研究,2011(12):11-14.
被引量:3
8
马静,刘玉标.
红色文化发展坐标论析[J]
.理论探索,2012(2):43-45.
被引量:17
9
马静.
浅议大学红色文化育人及实现[J]
.思想教育研究,2012(10):97-101.
被引量:30
10
李春山.
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评价模型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29-3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余建斌,曾易.
当代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红色资源利用视角[J]
.学理论,2017(6):231-232.
被引量:1
2
孙慧.
关于提高大学生网络问政素质的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8):102-103.
3
车少辉,魏中龙.
基于CiteSpace的政治素质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
.领导科学论坛,2022(5):59-63.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丽娜,王慧.
新时代提升民族院校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实现路径[J]
.科教文汇,2019,0(28):46-47.
1
侯蔚,姚春雷.
强化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素质教育[J]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85-87.
被引量:1
2
张旭虹.
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J]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2,4(z1):144-145.
3
苏洪文.
突出“严、紧、准、实”抓好理论学习[J]
.党的生活(青海),2000(12):30-30.
4
杨光.
从教育入手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1,17(3):23-24.
5
马俊.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
.甘肃金融,2001(11):36-37.
被引量:1
6
范建荣,樊妙生.
用“三个代表”思想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J]
.山西水利,2001,17(1):40-40.
7
卢亚然.
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J]
.东方企业文化,2014,0(12S):24-24.
8
闫佳.
和谐社会语境下开展监狱警察人权教育的思考[J]
.犯罪与改造研究,2011(6):59-65.
9
陈晋旭.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改革与创新[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8):60-61.
被引量:1
10
周益.
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浅思[J]
.世纪桥,2011(17):32-33.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