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醴陵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对醴陵市土地利用现状,从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入手,运用指标分析法和理论研究与实际调查法对醴陵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探讨了醴陵市土地集约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醴陵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
蒋婧
关欣
盛利
欧阳娟娟
机构地区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大众科技》
2009年第2期209-211,共3页
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集约
经济发展
醴陵市
分类号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2
1
孙君.
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实现科学发展——从第38个“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谈起[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20(4):14-16.
被引量:2
2
孙文盛.
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市长研讨班暨厅局长座谈会上的讲话[J]
.国土资源通讯,2005(14):24-28.
被引量:27
二级参考文献
8
1
杨沛川,黄猛,宋海鸥.
论我国划拨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弊端及其完善[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6):146-148.
被引量:14
2
周学民,刘端奇,张同玉.
高含水后期油井堵水原则界限研究[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4,13(1):31-34.
被引量:2
3
李健.建立节约型社会制度建设最重要[N].陕西日报,2005-11-09(5).
4
吴荣庆.我国矿产资源形势与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5-10.
5
尚福华,唐国维,许少华.
油井压裂效果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8,17(3):29-31.
被引量:10
6
周学民,华方奇,孔祥亭.
油田老井压裂潜力确定方法研究[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8,17(4):27-28.
被引量:12
7
相荣成,张有才,姚海晶.
油井压裂前后产量递减规律预测方法[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1,20(5):32-33.
被引量:10
8
余振国,胡小平.
我国粮食安全与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关系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3):45-49.
被引量:175
共引文献
27
1
朱天明,杨桂山,苏伟忠,李峻峰.
兴化市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1):24-29.
被引量:22
2
邵晓梅,刘庆,张衍毓.
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2006,25(2):85-95.
被引量:276
3
廖玉,张安明,牛乐德.
节约型社会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939-5942.
被引量:14
4
李效顺,郭忠兴,潘元庆.
节约与集约用地的经济学思考[J]
.广东土地科学,2007,6(1):25-28.
被引量:2
5
邵晓梅,王静,许月卿,毛群谊.
小城镇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浙江省慈溪市周巷镇为例[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12(3):100-104.
被引量:32
6
张冬明,吴鹏飞,郝丽虹,漆智平.
井冈山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影响因素及优化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441-10442.
被引量:3
7
刘晓丽,班茂盛,宋吉涛,刘海燕.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与转变增长方式综合评价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北部新区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2007,26(5):65-76.
被引量:23
8
邵晓梅,王静.
小城镇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2008,27(1):75-81.
被引量:85
9
王志成,陈银蓉.
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分析——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
.广东土地科学,2008,7(1):14-17.
被引量:8
10
肖波,张建新,宋松,霍颖.
安徽省凤阳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2):200-203.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22
1
陈志强,曹蕾,邱道持.
重庆市渝北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空间格局分析[J]
.经济地理,2006,26(S1):157-159.
被引量:8
2
黎一畅,周寅康,吴林,金晓斌,王丽萍,胡静.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3):309-315.
被引量:118
3
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7-41.
4
马祖琦.
从“城市蔓延”到“理性增长”——美国土地利用方式之转变[J]
.城市问题,2007(10):86-90.
被引量:13
5
王慎敏,黎一畅,周寅康.
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宏观评价研究[J]
.南京社会科学,2008(1):135-141.
被引量:14
6
潘竟虎,冯兆东.
基于熵权物元可拓模型的黑河中游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8,24(1):1-4.
被引量:33
7
许月卿,崔丽,孟繁盈.
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分析——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8,29(4):16-21.
被引量:27
8
王家庭,季凯文.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动力机制研究[J]
.城市问题,2008(8):9-13.
被引量:31
9
盛明兰.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及分析建议——以重庆市为例[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6):106-111.
被引量:15
10
卢小平,张贵江,张合兵,田继辉,马健,古林玉,薛水晶.
鹤壁市建设用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研究[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6):748-75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高彩云,许月明.
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以保定市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4):392-396.
被引量:7
2
吕立刚,刘刚,郭德记,慕正隆,高小琛.
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时空差异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3):12-1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9
1
田燕.
河南省土地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2,29(5):28-34.
被引量:1
2
李屹峰,罗跃初,刘纲,欧阳志云,郑华.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以密云水库流域为例[J]
.生态学报,2013,33(3):726-736.
被引量:232
3
徐光英,向微露.
土地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度评价研究[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3(12):37-39.
4
郭婧锐,周伟.
青海省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2):194-199.
被引量:5
5
徐莉,赵小汎.
基于耦合理论的中国建设用地变化与GDP增长关系研究[J]
.广东土地科学,2014,13(3):15-21.
6
郭丽丹,张磊,刘云.
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6(1):84-89.
被引量:6
7
邓欣昊,潘欣.
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以四川省攀枝花市为例[J]
.四川林业科技,2018,39(3):77-82.
被引量:2
8
张海东,胡守庚,龚瑶.
新常态下土地督察和土地监察协作对策研究[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6,29(7):27-32.
被引量:3
9
陈虹.
基于WebGIS的县级土地资源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J]
.信息与电脑,2023,35(9):114-117.
1
彭光细.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县域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研究——以湖南省新化县的数据为分析对象[J]
.经济师,2016(9):209-211.
被引量:4
2
许传刚,谷金丽.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思考[J]
.国土资源,2014(1):50-51.
被引量:3
3
段瑞兰,孙凯.
关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政策的思考[J]
.山东国土资源,2006,22(11):32-34.
被引量:21
4
唐维颜.
浅谈县域节约集约用地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0,0(8):57-57.
被引量:1
5
邱中华,孙利刚.
日照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探讨[J]
.山东国土资源,2012,28(2):63-65.
被引量:6
6
胡祥.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安置用地指标解决对策[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0,0(8):53-53.
被引量:1
7
周亮华.
浅析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今日中国论坛,2013(Z1):45-46.
被引量:1
8
黄金洲.
市场化配置宅基地 促进农村土地集约节约利用[J]
.咨询与决策,2011(7):33-34.
9
王梦瑶.
信息技术对农村经济的意义[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6):153-153.
被引量:2
10
赵燕.
浅谈新形势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J]
.环境与生活,2014,0(2X):144-144.
大众科技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