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社会的“啃老”现象评析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我国城市中出现的"啃老"现象是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结构转型时期,各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这种现象一方面会使"啃老"群体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难以实现正常的社会就业,另一方面,会给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带来更为消极的影响。此现象表明,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国家致力于经济发展,忽视了对社会道德规模的控制。
作者
张秋玲
机构地区
辽宁省残疾人联合会
出处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第2期201-203,共3页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关键词
啃老
社会转型
因素
影响
分类号
C912.1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70
参考文献
2
1
李虹.
当代中国啃老族理论探析[J]
.当代青年研究,2006(1):28-30.
被引量:19
2
樊浩.
变革时期的伦理难题及其突破视角[J]
.学习与探索,1997(5):53-61.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3
1
吕鹏.
他们不再是孩子了 关于“新失业群体”现状的社会学报告[J]
.社会,2005,25(4):119-142.
被引量:27
2
孙立平.“面向下一代的发展”,《经济观察报》2003年11月24日.
3
韩少华.《生于80年代:拒绝长大并总觉得缺钱》[N].《北京青年报》,2001年8月21日.
共引文献
24
1
程远芳.
青少年“空心族”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8,26(3):25-27.
2
许小主.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化伦理建构的途径[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27(5):33-37.
3
叶进.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化面临的伦理困境[J]
.湖南社会科学,2007(4):17-19.
被引量:4
4
许小主.
论当代中国城市文化伦理建构应处理的关系[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1):16-18.
5
董海军,肖盟.
房价压力下城市青年的行为选择与公共管理[J]
.中国青年研究,2008(5):65-68.
被引量:2
6
程远芳.
青少年空心一族现象探析[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73-75.
被引量:1
7
许小主.
新型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规划的伦理缺失[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1):93-96.
被引量:10
8
张祖华.
基于德育生活化视角的大学德育新模块探讨[J]
.皖西学院学报,2010,26(4):12-15.
9
张祖华.
浅谈德育生活化模式下的德育新模式[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4):4-6.
10
张文碧.
当代日本尼特族剧增现象的剖析[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2):159-164.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44
1
陈皆明.
投资与赡养——关于城市居民代际交换的因果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1998(6):131-149.
被引量:150
2
阎云翔.
家庭政治中的金钱与道义:北方农村分家模式的人类学分析[J]
.社会学研究,1998(6):76-86.
被引量:92
3
徐安琪.
孩子的经济成本:转型期的结构变化和优化[J]
.青年研究,2004(12):1-8.
被引量:58
4
郭于华.
代际关系中的公平逻辑及其变迁——对河北农村养老事件的分析[J]
.中国学术,2001,3(4):221-254.
被引量:233
5
王雪莲,李先胜,任佳慧.
城市“啃老”现象考察——湖北H市X区W街道的个案访谈[J]
.中国青年研究,2005(8):46-48.
被引量:2
6
李虹.
当代中国啃老族理论探析[J]
.当代青年研究,2006(1):28-30.
被引量:19
7
胡解旺.
大学毕业生啃老族现象[J]
.当代青年研究,2006(1):36-38.
被引量:20
8
李虹.
当代中国“啃老族”现象审视[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62-64.
被引量:8
9
刘娟.
中国NEET族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J]
.青年探索,2006(3):80-82.
被引量:14
10
于东阳.
“傍老族”现象的经济学分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5):33-3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吕静.
对“啃老”现象的一些思考[J]
.企业导报,2009(8):206-207.
被引量:5
2
宋健,戚晶晶.
“啃老”:事实还是偏见——基于中国4城市青年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人口与发展,2011,17(5):57-64.
被引量:45
3
白海琦,马翠霞.
我国社会的“啃老”现象研究——基于社会保障视角[J]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32(1):105-107.
被引量:1
4
伍海霞.
啃老还是养老?亲子同居家庭中的代际支持研究——基于七省区调查数据的分析[J]
.社会科学,2015(11):82-90.
被引量:21
5
李鸿宇.
中国社会“啃老”现象是否越来越严重——基于消费代际依赖程度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21(19):45-4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0
1
陶涛,钟雨奇,黄静怡.
“单方索取”还是“相互需要” 代际同住中的需求组合与亲子选择[J]
.社会,2022,42(6):214-240.
被引量:6
2
赵培宇.
重建孝老新风:孝文化和养老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9,0(11):148-150.
被引量:2
3
苏瑞敏,许玲丽.
养老金对子女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J]
.金融发展,2020(1):43-52.
4
王增文,张文雅.
养老还是养小: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失衡逻辑与治理路径[J]
.贵州社会科学,2024(3):59-67.
被引量:2
5
孙军,张艳.
英国和日本“NEET”族解决对策及对我国的启示[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1):61-63.
被引量:3
6
张艳.
“逆向赡养”与养老保障机制建设研究[J]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4):65-68.
7
张艳,罗保坤,韩彬.
“逆向赡养”与养老保障的建设研究[J]
.理论界,2010(12):184-185.
被引量:1
8
秦臻.
关于“啃老族”的若干思考[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28(2):52-54.
被引量:4
9
陈辉.
“啃老”现象的中西比较[J]
.中国青年研究,2012(3):75-78.
被引量:19
10
朱迪.
“80后”青年的住房拥有状况研究——以985高校毕业生为例[J]
.江苏社会科学,2012(3):63-68.
被引量:22
1
黾子.
敢于对儿女说“不”[J]
.新天地,2009(11):6-6.
2
徐瑞娥.
别让“啃老”代代相传[J]
.老同志之友(下半月),2014(1):23-23.
3
吕莉.
银发族中的空巢家庭与啃老现象[J]
.社区,2002(4):20-23.
4
杜利人.
新型“啃”老现象扫描[J]
.老年世界,2008(20):14-16.
5
吕静.
对“啃老”现象的一些思考[J]
.企业导报,2009(8):206-207.
被引量:5
6
黄丽双.
大学生“啃老”现象分析及相应建议[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3):336-338.
被引量:2
7
王辉.
老年人怎样对待子女“啃老”[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2(7):49-49.
8
锦丽.
啃老7年,绝望父母求助法律赶儿出门[J]
.分忧,2015,0(4):4-6.
9
周满钰.
浅析“啃老”现象与老年人心理状况[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10(7):184-185.
10
齐建,安育梅.
啃老,意大利老人的心病[J]
.健身科学,2013(8):32-33.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