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12,共8页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50
-
1孙玉石.战斗的匕首 不灭的光辉——读鲁迅的佚文《随感录》三则[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6(3):24-29. 被引量:1
-
2孙玉石.魯迅对中国新詩运动的貢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3,9(1):31-40. 被引量:5
-
3严迪昌.“市隐”心态与吴中明清文化世族[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7(1):84-93. 被引量:14
-
4夏美武.序跋类文体述评[J].铜陵学院学报,1999,1(1):73-76. 被引量:1
-
5金惠敏.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对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一个后现代性考察[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1):47-59. 被引量:34
-
6许桂灵,司徒尚纪.试论梁启超对西方近代地理学在中国传播的贡献[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4):510-514. 被引量:3
-
7吕华明.“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考论[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6):130-133. 被引量:5
-
8李东东.以内容建设为统领,推动期刊业的改革发展——在”第五届中国期刊创新年会”上的讲话[EB/OL].(2010—12—06)[2010-12-08].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0-12/08/c_12860446_2.htm.
-
9李源潮.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EB/OL].(2010—11-19)[2010-11-20].http://www.chinanews.com/gn/2010/11-20/2669225.shtml.
-
10敢峰.这是一壶“毛尖茶”——兼论人才研究申三大气象[A].杨敬东.寄意青蓝——王通讯序跋集[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1-5.
引证文献11
-
1赵普光.序跋论学体例的新创获及其研究意义——以曾祥芹序跋为中心[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35-37.
-
2张锐戟.开一个先河,倡一种风尚——主编导言[J].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9):130-131.
-
3杨敬东.今日山花昨日风——人才学专家王通讯序跋述评(一)[J].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9):132-136. 被引量:1
-
4李浴洋.“家法”与“方法”——“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的学术观念考辨[J].云梦学刊,2015,36(6):15-24. 被引量:2
-
5李浴洋.孙玉石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传统[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3):201-206. 被引量:3
-
6王润英.论王世贞书序文的书写策略[J].文学遗产,2016(6):115-125. 被引量:1
-
7朱维.因袭与善创:王国维的“知人论世”思想与批评实践探析[J].中国文学研究,2018(1):106-113. 被引量:2
-
8邢海霞.桐城派文集序跋书写策略[J].菏泽学院学报,2019,41(1):24-28.
-
9陈露.论钱谦益序体写作中的对话行文方式[J].理论界,2019,0(12):85-90.
-
10邢小萱.清代闺秀诗文集序跋中的才女神异化书写析论[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22,24(2):140-14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1
-
1任向红.涉农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设计“创新传承民间文化”——以《楚辞·九歌·山鬼》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0(8):216-217.
-
2杨敬东.今日山花昨日风——人才学专家王通讯序跋述评(二)[J].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13):127-133.
-
3李浴洋.胡适“科学方法”视野中的“学术范式”更替[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5):50-66. 被引量:4
-
4冯跃华.“不废江河万古流”——论孙玉石的新诗研究[J].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0(2):246-256.
-
5李建盛.作为一个诗学命题的“知人论世”说及其诠释学问题[J].江淮论坛,2021(4):11-23. 被引量:1
-
6季剑青.学术史的自觉——李浴洋印象[J].南方文坛,2023(1):36-39. 被引量:1
-
7邢小萱,张宏生.清代闺秀文学创作与出版的合理化辩说[J].求是学刊,2023,50(1):161-172.
-
8李浴洋.坚守自己灵魂的“净土”——记忆中的孙玉石先生[J].文艺争鸣,2024(2):40-48.
-
9夏业梅.人际网络、市场动力与文化环境:论《通雅》在清代的生产与传播[J].出版科学,2024,32(2):119-128.
-
10王润英.反思与重构:从中国古代序跋看“副文本”理论的更新[J].励耘学刊,2024(1):219-233.
-
1倪方六.中国五大著名错字[J].学苑创造(C版),2013(11):28-30.
-
2李建利,易春芳.评英籍汉学家蓝诗玲的“中国书写”之功与过[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25(1):127-129. 被引量:6
-
3蹇庐氏.王蒙的“败下阵来”[J].语文新圃,2007(10):42-43.
-
4商友敬.“对话状态”与“好为人师”[J].教师博览(上旬刊),2002(1):8-9.
-
5王敏,王红.翻译实践大师巴金的图书翻译理念[J].出版发行研究,2013(3):99-101.
-
6李保社.文学教学中英译本作品对英语学习的影响[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S4):182-183.
-
7王弄笙.外事汉英翻译中的几点体会[J].中国翻译,1991(3):6-12. 被引量:8
-
8闵良臣.读一书不足以知一书[J].语文新圃,2010(3):9-10.
-
9《青年记者》理论专集开始征稿[J].青年记者,2008(6):80-80.
-
10《青年记者》理论专集开始征稿[J].青年记者,2008(8):114-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