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近代视界中的仁爱——兼论近代哲学家对儒家仁爱思想的创新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代思想家尤其是康有为、谭嗣同对儒家的仁爱思想非常推崇,同时为仁注入了近代的价值理念和西方的思想要素,使仁具有了不同于古代的全新视域和内涵:第一,奉仁为宇宙本原,使仁的地位和统辖范围骤然提升,达到了中国哲学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和广度。第二,从训诂学的角度多次申明仁"从二从人",具有"相偶之义",以此强调仁的基本内涵是平等。第三,将博爱和慈悲注入仁中,把仁的爱人情怀和救世精神发挥到极致。第四,将平等、博爱与大同理想联系起来,宣称仁的最高追求和理想状态是"至平"、"至公"、"至仁"的大同社会。第五,以儒家的仁爱思想为主体,博采中国古代的墨学、佛学和西方的自然科学、基督教等思想要素,使近代之仁融汇了古今中外的多种学说,拥有无与伦比的兼容性和汇通性。
作者 魏义霞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39,共9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基金 黑龙江省文化厅项目(200866)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载易鑫鼎编.《梁启超选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第748页.
  • 2谭嗣同.《仁学》,载《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292页.
  • 3黎靖德.《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3页.
  • 4康有为.《讲仁字》,载董士伟.《康有为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第101页.
  • 5康有为.《礼运注》,载《孟子微》,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39页.
  • 6梁启超.《仁学·序》,《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357页.
  • 7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三·传习录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08页.
  • 8康有为.《中庸注》.楼宇烈整理.《孟子微 礼运注 中庸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223页
  • 9谭嗣同.《上欧阳中鹄十》,载《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464页.
  • 10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3页.

共引文献19

同被引文献59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