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收奶站和乳品厂收到的鲜奶已失去了大部份抗菌能力,不应采用降温很慢的牧场冷罐。只有采用速冷设备才能得到较好的保鲜效果。本文介绍速冷奶槽及主要技术参数。
出处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2-33,共2页
The Food Industry
二级参考文献4
-
1徐天宇.一种天然抗菌活性──乳过氧化物酶系统[J].中国乳品工业,1994,22(5):236-239. 被引量:5
-
2王芝,牛健英,刘子刚.牛奶保鲜剂对牛乳成分及乳粉品质影响的研究[J].中国乳品工业,1989(5):195-198. 被引量:3
-
3吴松成.应用乳过氧化物酶体系保存鲜奶[J].中国乳品工业,1989(6):280-284. 被引量:5
-
4牛健英,王芝,刘子刚,汪连涛,刘颖,王家玮,汪鸾鸣,滕大荣.生鲜牛奶保鲜方法研究报告——活化奶中天然LP体系保存生鲜牛奶[J].中国乳品工业,1990,18(5):207-211. 被引量:8
共引文献16
-
1杨雪峰,高腾云.牛奶体外抗菌活性体系——乳过氧化物酶体系的应用[J].黄牛杂志,2005,31(2):21-24. 被引量:4
-
2杨雪峰,高腾云,王清华.利用乳过氧化物酶体系保鲜生牛乳的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881-1882. 被引量:3
-
3杨雪峰,李军民,姜金庆,高腾云,刘运平,黄向丽.乳过氧化物酶体系对鲜牛奶的保鲜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244-2245.
-
4杨雪峰,姜金庆,王清华,陈永耀,高腾云.饲喂乳过氧化物酶体系保存的初乳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070-3071. 被引量:2
-
5杨雪峰,钟华,王清华,高腾云,黄向丽,刘运平.外源激活乳过氧化物酶体系对生鲜牛乳保鲜效果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40(4):402-405.
-
6蔡利,张富新,李传扬.乳过氧化物酶体系及其在乳品保鲜中的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3):466-467. 被引量:6
-
7杨雪峰,刘丽艳,张慧辉,刘燕,李珍.利用乳过氧化物酶体系保存奶牛初乳的效果[J].贵州农业科学,2007,35(5):87-89. 被引量:2
-
8李艳霞,刘会平.嗜冷菌对UHT乳的影响及预防措施[J].食品科技,2008,33(9):59-61. 被引量:1
-
9晁海英,张富新,王玮.保鲜剂对莎能羊乳中乳过氧化物酶体系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12):81-84. 被引量:3
-
10孙超,余传奇,王勇,吕彬,安磊.乳过氧化氢酶体系在牛乳保鲜中的应用[J].家畜生态学报,2008,29(6):123-125.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6
-
1林元壁.影响超高温灭菌乳在贮藏期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变化的因素研究[J].中国乳品工业,1994,22(5):202-206. 被引量:4
-
2孙启鸣,牛健英,黄玉贤,曹继伟.利用乳过氧化物酶体系保存生鲜牛奶[J].中国乳品工业,1996,24(2):28-30. 被引量:17
-
3苏静,张书军,曾繁玲.谈国外鲜牛乳以质论价[J]中国乳品工业,1993(01).
-
4王福.抓住冷却时机 防止鲜奶变酸——两种牧场冷缸标准的对比分析[J]中国乳品工业,1986(02).
-
5王福.RP6L 18型1250升立式冷缸设计[J]乳品工业,1980(04).
-
6王福,王隽峰,王慧峰.新型液体速冷设备─—直冷式缸式冷排[J].食品科学,1998,19(2):50-52. 被引量:1
-
1张雯雯.牛奶的“新机会主义”[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09,30(3):46-46.
-
2李文红.关于在奶牛场、奶牛养殖小区和收奶站配备化验室的必要性[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1):184-184.
-
3张平远.国际市场冷冻虾交易仍十分活跃[J].河北渔业,2013(2):62-62.
-
4收奶站管理规范[J].四川畜牧兽医,2009,36(2):58-58.
-
5山东威海水产品市场冷冻鱼和养殖鱼唱起市场的主角[J].科学养鱼,2013,35(3):68-68.
-
6徐黎,关荣发,叶兴乾,刘冬红,吴秋明.不同加工方式对乳中生物素含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奶牛,2005(2):18-20.
-
7刘迎春,辛守帅.从牛奶的成分分析奶牛饲养[J].中国奶牛,2005(5):59-59. 被引量:1
-
8肖竞秋,杨东.职场冷暴力:不见疤痕的内伤[J].软件工程师,2008(5):32-34.
-
9骆桂兰,丁威,陈军.乳酸链球菌素(Nisin)及其在生鲜乳中的应用[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26(4):14-15. 被引量:4
-
10新修正的《大连市生牛奶管理办法》开始实施[J].中国乳业,2008(7):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