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再说“荆生”,兼及运动之术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主持人语】大致说来,新文化运动史是顾颉刚1923年所说的那种"层累地造成"的历史,其最初的作者恰好是新文化运动中被称为"革命派"的那些人物,而"反动派"的失败,通常伴随着其历史话语权的丧失。这种近乎"潦草"——说其潦草,是因为臆断太多、证据太少且缺乏历史结构——的革命的历史叙事,经由1917年这代人及其众多的弟子和更多的再传弟子的不断再生产,业已膨胀为一个巨大的几乎遮蔽了历史想象力的堆状物,并体制化为一门学科。费正清提醒那些时刻准备接受经由各种方式已深深嵌入自己的无意识的"先入之见"的学者,"应该回顾他们的工作是如何展开的,给我们提供一份有关的记录。这倒不是因为他们的工作十分重要(它们最终可能是无足轻重的),而是因为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历史写作过程","历史的撰写者并不是旁观者。他们本身就是这种活动的一部分,因此需要看看他们自己是如何活动的"。
作者 陆建德
出处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32,共12页 China Book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9

  • 1《杨绛文集》,第四卷.共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 2.[N].《每周评论》,1919年3月16日.
  • 3语丝,1925,(3).
  • 4周策纵.《五四运动史》[M].[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504页.
  • 5林薇选编.《畏庐小品》.北京出版社,1998.
  • 6《林纾选集·小说卷》,上卷.林薇选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 7朱载胄述编.《贞文先生学行记》.《林畏庐先生学行谱记》四种之三.卷一.世界书局,1949.
  • 8林薇选注.《林纾选集·小说卷》上卷《林纾传》.,..
  • 9传记文学,.
  • 10陈思和.《关于正志中学》.《写在子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同被引文献23

  • 1贺根民.鲁迅接受林纾——痴迷与背离[J].粤海风,2009(4):63-66. 被引量:2
  • 2陈思和.徐树铮与新文化运动——读书札记二则[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3):272-287. 被引量:6
  • 3沈尹默.《我和北大》.收入王世儒,闻笛编.《我与北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5页.
  • 4《随感录》,《每周评论》1918年12月20日,第3版.
  • 5.[N].《每周评论》,1919年3月16日.
  • 6.《国民外交的前提》[N].《民国日报》,1919-7-19.
  • 7《胡适全集》第24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 8胡适.《胡适全集》第1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87,409页.
  • 9陈独秀《关于北京大学的谣言》,《每周评论》1919年第13期.
  • 10王学文:《北大在1919》,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年版,第241页.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