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态美学的双重视角与结构层次--从生态哲学角度审视生态美学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生态美学具有生态存在论和生态主体论(认识论)的双重视角,这两大视角贯通整个生态美学,具体体现于对古代美学具有否定意义的生态存在论美学和对现代主体论美学具有否定意义的生态主体论美学中,同时也体现在这两大美学具体存在形态的生态环境美学与生态文艺美学之中。由此,便形成了以生态存在论为基础的包括生态存在论美学、生态主体论美学、生态环境美学及生态文艺学的梯形结构层次。
作者
栾贻信
范爱贤
机构地区
山东理工大学生态文化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不详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7-171,共5页
Social Science Journal
关键词
生态美学
双重视角
梯形结构
分类号
B83-06 [哲学宗教—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2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拉兹洛.《系统哲学引论》.钱兆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第354页.
2
大卫·铃木,阿曼达·麦康纳.《神圣的平衡--重寻人类的自然定位》.何颖怡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8、130、180页.
3
成中英.《合内外之道--儒家哲学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35页.
4
王阳明.《大学问》[M].,..
5
H.Rolston, Environmental Ethics:Duties to and Values in the Natural World,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8, p. 188.
6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叶平,刘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08页.
7
张祥龙.
海德格尔论老子与荷尔德林的思想独特性——对一份新发表文献的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2005(2):69-83.
被引量:27
8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一分册,张道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2页.
9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A].彭富春译.《诗·语言·思》[C].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60页.
二级参考文献
32
1
张祥龙.《海德格尔传》[Z].,1998..
2
Peter Gay, Weimar Culture : The Outsider as Inside. New York &London: W. W. Norton, 2001.第59页.第81页.第82页.第viii页.
3
Martin Heidegger, "Grundsaetze des Denkens', Gesamtausgabe. Band 79, Frankfurt am Main: V.Klostermann, 1994, S. 93.
4
先刚译.《塔楼之诗》[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3-84页.
5
Martin Heidegger, Gesamtausgabe. Band 75, S. 205.第206页.
6
Martin Heidegger, Gesamtausgabe. Band 75, S. 207.
7
Martin Heidegger, Cresamtausgabe. Band 75, S. 208.
8
Edmund Husserl: Experience and Judgment.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3, p. 32.
9
Martin Heidegger, Wegrnarken, Gesamtausgabe. Band 9, Frankfurt am Main: V. Klostermann, 1976,S. 316.
10
Martin Heidegger, Gesamtausgabe. Band 75, S. 209.
共引文献
35
1
李红霞.
海德格尔对《道德经》的理解与接收——从德译本《道德经》的选用与考证出发[J]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21(2):215-240.
被引量:1
2
张峰.
文明互鉴:文化差异与东方文化的独特价值[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3(2):78-90.
3
朱清华.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无声”大乐与海德格尔的寂静之声[J]
.思想与文化,2022(2):147-159.
4
朱成明.
沃格林意识理论与东西知识传统的深度对话[J]
.思想与文化,2021(2):92-115.
被引量:1
5
于民雄.
经济全球化与儒家和谐观念[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4):75-79.
6
范玉刚.
“之间”的夺出:从Ereignis到“道”——领悟后期海德格尔思想的别一视角[J]
.学术月刊,2005,37(10):53-59.
被引量:2
7
刘月生.
关于观控相对界的诠释——评吴学谋的泛系猜想与谭天荣的概率质疑[J]
.河池学院学报,2005,25(5):16-20.
被引量:2
8
张世英.
儒家与道德[J]
.社会科学战线,2006(1):17-33.
被引量:10
9
柯小刚.
海德格尔的“时间-空间”思想与“仁”的伦理学[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1):74-79.
10
毛萍.
何谓诗意地栖居——兼论诗的存在论意义[J]
.广东社会科学,2007(3):74-79.
同被引文献
6
1
王诺.
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J]
.文艺研究,2002(3):48-55.
被引量:226
2
曾繁仁.
新时期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J]
.江苏社会科学,2008(4):1-2.
被引量:14
3
陈望衡.
将城市建设成温馨的家——中国城市现代化道路的反思之一[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3):99-102.
被引量:5
4
吴晓江.
以“两型社会”理念引领城市建设的生态美学思考[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9):38-43.
被引量:1
5
孙德喜.
生态文化与小说语言——以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为例[J]
.绥化学院学报,2009,29(5):7-9.
被引量:2
6
彭立勋.
从中西比较看中国园林艺术的审美特点及生态美学价值[J]
.艺术百家,2012,28(6):74-79.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3
1
刘艳亮.
生态美学与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3(2):97-99.
2
袁敏.
从中西比较看中国园林艺术的审美特点及生态美学价值[J]
.现代园艺,2018,41(18):130-130.
3
潘雅清.
解读《额尔古纳河右岸》[J]
.芒种(下半月),2013,0(2):96-97.
1
陈霞.
宗教和道德关系的结构层次[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39-45.
被引量:1
2
罗克全.
作为可能尺度的人的自由——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精神实质[J]
.社会科学战线,2010(7):15-18.
被引量:3
3
曾繁仁.
生态存在论美学视野中的自然之美[J]
.文艺研究,2011(6):42-48.
被引量:30
4
骆玲玲.
内在性思想与主体论美学的关系初探[J]
.价值工程,2013,32(23):300-302.
5
曾繁仁.
生态美学——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观念[J]
.中国文化研究,2005(4):1-5.
被引量:42
6
桑志达.
发展都是从简单到复杂吗?[J]
.哲学动态,1983(10):30-31.
7
岳友熙.
生态环境美学: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4):63-66.
被引量:1
8
鹿月华.
审美情感的结构层次解析[J]
.高教论坛,2004(3):71-73.
被引量:1
9
崔丽萍.
中西人性与德性关系探讨——以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为例[J]
.武陵学刊,2014,39(4):11-14.
10
仲霞.
米德“自我”思想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7):44-46.
被引量:4
社会科学辑刊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