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生态美学的双重视角与结构层次--从生态哲学角度审视生态美学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生态美学具有生态存在论和生态主体论(认识论)的双重视角,这两大视角贯通整个生态美学,具体体现于对古代美学具有否定意义的生态存在论美学和对现代主体论美学具有否定意义的生态主体论美学中,同时也体现在这两大美学具体存在形态的生态环境美学与生态文艺美学之中。由此,便形成了以生态存在论为基础的包括生态存在论美学、生态主体论美学、生态环境美学及生态文艺学的梯形结构层次。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7-171,共5页 Social Science Journa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拉兹洛.《系统哲学引论》.钱兆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第354页.
  • 2大卫·铃木,阿曼达·麦康纳.《神圣的平衡--重寻人类的自然定位》.何颖怡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8、130、180页.
  • 3成中英.《合内外之道--儒家哲学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35页.
  • 4王阳明.《大学问》[M].,..
  • 5H.Rolston, Environmental Ethics:Duties to and Values in the Natural World,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8, p. 188.
  • 6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叶平,刘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08页.
  • 7张祥龙.海德格尔论老子与荷尔德林的思想独特性——对一份新发表文献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5(2):69-83. 被引量:27
  • 8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一分册,张道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2页.
  • 9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A].彭富春译.《诗·语言·思》[C].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60页.

二级参考文献32

  • 1张祥龙.《海德格尔传》[Z].,1998..
  • 2Peter Gay, Weimar Culture : The Outsider as Inside. New York &London: W. W. Norton, 2001.第59页.第81页.第82页.第viii页.
  • 3Martin Heidegger, "Grundsaetze des Denkens', Gesamtausgabe. Band 79, Frankfurt am Main: V.Klostermann, 1994, S. 93.
  • 4先刚译.《塔楼之诗》[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3-84页.
  • 5Martin Heidegger, Gesamtausgabe. Band 75, S. 205.第206页.
  • 6Martin Heidegger, Gesamtausgabe. Band 75, S. 207.
  • 7Martin Heidegger, Cresamtausgabe. Band 75, S. 208.
  • 8Edmund Husserl: Experience and Judgment.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3, p. 32.
  • 9Martin Heidegger, Wegrnarken, Gesamtausgabe. Band 9, Frankfurt am Main: V. Klostermann, 1976,S. 316.
  • 10Martin Heidegger, Gesamtausgabe. Band 75, S. 209.

共引文献35

同被引文献6

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