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论语》首章看儒家学习理念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儒家主张学习是为己之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自身道德人格的完善。人存在的合理性和发展的可能性的理论根据先天地存在于每个人的自然资质中,所以学习应该立足自身,努力挖掘自己的内在潜能,只有这样学习对人而言才有可能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人才有可能成德成圣,才有可能完善自身并造福社会,达成天人和谐统一。
作者
吴树勤
杨昕
机构地区
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吉林城市建设学校
出处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13-116,共4页
Journal of Shando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关键词
为己之学
道德
超功利性
下学上达
分类号
H109.2 [语言文字—汉语]
B22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吴树勤.
礼学与宗教学研究的融通——邹昌林新著《中国古代国家宗教研究》的学术新视野[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6):131-134.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
1
.《研究》[M].,..
共引文献
2
1
吴树勤.
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模式论:情与文的结构性平衡[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3(3):49-52.
2
童心.
看[J]
.读写算(小学中年级),2013(7):22-23.
同被引文献
8
1
胡凡.
论儒家的学习精神[J]
.学理论,2010(34):69-70.
被引量:1
2
陈国钦.
殊途而同归——孟荀学习观之比较[J]
.惠州学院学报,2006,26(4):98-101.
被引量:2
3
刘彦华,李鑫,曾宪翠.
孔子学习心理思想的现代审视[J]
.辽宁教育研究,2007(7):53-55.
被引量:3
4
郑淑媛,苏红.
先秦儒家学习理论初探[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2):98-100.
被引量:1
5
范晓然.
孔子的学习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意义[J]
.沧桑,2009(1):212-213.
被引量:2
6
张伟.
儒家学习过程理论的系统分析[J]
.系统科学学报,2009,17(3):94-96.
被引量:1
7
张方玉.
论儒家文化中关于“学习”的四重意蕴[J]
.教育探索,2011(2):3-6.
被引量:3
8
刘惠.
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学习心理的论述[J]
.心理科学,2004,27(2):443-44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许越.
儒家学习思想及其启示[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27):60-61.
1
吴树勤.
学习快乐论——先秦儒家的学习理念[J]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9(2):11-14.
2
朱承.
“愉悦”何以可能?——《论语》首章新析[J]
.现代哲学,2013(1):101-106.
3
王志.
有朋自远方来之“朋”非今日朋友——《论语》首章阐微[J]
.博览群书,2009(6):84-87.
4
李俊.
《论语》首章 意在论学——与李启谦先生商榷[J]
.宝鸡社会科学,2004,0(2):37-41.
5
秦娟.
《论语》首章“学”字新解[J]
.文学教育(中),2012(4):36-36.
6
温继往,陈宇宙.
从汶川大地震看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及其意义[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8):22-24.
7
李汉超.
放弃不切实际的梦想——野川《一片叶子梦想着飞翔》赏析[J]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中旬),2016,0(7):30-31.
8
古典.
我尊敬“没有梦想的人”[J]
.求学(文科版),2015,0(2):1-1.
9
张利明.
士人的使命与儒家和谐思想的传承[J]
.衡水学院学报,2014,16(3):26-29.
10
侯志琨.
思利及人的力量[J]
.青年文学家,2015,0(8Z):176-177.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