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及现实意义
被引量: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领域中两种不同的教育,但是由于两者在实践中概念的不断泛化,导致了在理论研究、教育实践、制度建设中概念界定不清和使用混乱的现象。因此,加强对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对科学使用两个概念、加强学科理论构建、提高教育成效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
杨国欣
机构地区
河南科技大学副教授
出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4-108,共5页
Studies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关键词
德育
思想政治教育
差异
类同
现实意义
分类号
D64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10
同被引文献
83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8
1
韦冬雪.
对“道德教育”、“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之辨析[J]
.探索,2007(1):120-123.
被引量:13
2
.毛泽东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66.
3
胡斌武.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叉与分野[J]
.上海教育科研,2005(7):12-15.
被引量:32
4
亓凤香.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辨正[J]
.泰山学院学报,2007,29(1):106-108.
被引量:9
5
钟志凌.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同异性[J]
.探索,2007(1):115-119.
被引量:5
6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要)[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7
刘新庚,文银花.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界定的理论思考[J]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2):177-181.
被引量:17
8
胡斌武,陈晓丽.
“大德育”视界中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的比较[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1):21-24.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蓝维.
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J]
.教育研究,1998,19(6):44-48.
被引量:9
2
胡斌武,陈晓丽.
“大德育”视界中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的比较[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1):21-24.
被引量:14
3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1.
4
宋任穷.在全国党员教育工作会议的报告[J].红旗,1982,(24):4-7.
5
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6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6.
8
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9
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10
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658、659、677
共引文献
110
1
韦兆钧.
人性化:当代德育的人学底蕴[J]
.社科纵横,2007,22(11):150-151.
2
蒋佳,伍波,张双秀,唐丽娟.
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
.科技风,2009(12):45-46.
3
田起香.
浅析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
被引量:1
4
曾繁田.
从德育概念之争辩看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发展[J]
.传承,2010(12):52-53.
5
江波,吴振华.
浅析高校教育实践中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的关系[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60-164.
被引量:1
6
卢少求.
近2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研究综述[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1):73-76.
被引量:14
7
王建新.
再论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J]
.社会科学家,2005,20(3):45-48.
8
胡斌武.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叉与分野[J]
.上海教育科研,2005(7):12-15.
被引量:32
9
李志红,杨建梓.
党的领导人的自主创新思想[J]
.中国软科学,2005(9):44-49.
被引量:2
10
郑德荣,王占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形成内涵及重大意义[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5):24-29.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83
1
刘晓兰.
红色经典美术作品融入“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探索[J]
.红色文化学刊,2023(4):77-83.
被引量:1
2
贺来.
“道德共识”与现代社会的命运[J]
.哲学研究,2001(5):24-30.
被引量:62
3
童芍素.
面向21世纪大学生素质结构及培养途径[J]
.思想教育研究,2000(5):2-6.
被引量:17
4
刘惊铎.
21世纪中国学校德育改革探索[J]
.教育研究,1999,20(12):16-20.
被引量:33
5
杨生平.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理解问题[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18-23.
被引量:20
6
陈少岚.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J]
.社会科学家,1988,3(1):9-12.
被引量:6
7
郑永廷.
论高校德育发展趋势[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6(1):57-64.
被引量:6
8
胡斌武,陈晓丽.
“大德育”视界中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的比较[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1):21-24.
被引量:14
9
胡斌武,陈晓丽.
质疑“大德育”格局[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9(2):114-117.
被引量:4
10
胡斌武.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叉与分野[J]
.上海教育科研,2005(7):12-15.
被引量:32
引证文献
12
1
曾繁田.
从德育概念之争辩看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发展[J]
.传承,2010(12):52-53.
2
侯勇,孙其昂.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学科认识的三维路径[J]
.探索,2012(6):130-135.
被引量:5
3
李玉明,康瑞铁.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内涵演变概述[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27(2):56-60.
被引量:2
4
隋建华,苏艳霞.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再诠释——突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名称提法时空局限的思考[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3(9):10-12.
5
张家宇,李子煊.
大学生法治精神培养的困境与出路[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2):146-149.
被引量:8
6
尚光威.
全球化环境下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与策略探析[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1):7-8.
7
肖科学.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差异探微[J]
.高教学刊,2017,3(24):159-161.
被引量:3
8
刘红霞,吴建琴,金美芳.
为有源头活水来:谈物理试题中的德育元素[J]
.中学理科园地,2020,16(2):35-36.
被引量:1
9
邓达,杨代英.
少年儿童道德社会化与政治社会化:内涵.关系与路径[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34(6):7-15.
被引量:4
10
郭强.
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概念的“等式”与“不等式”——学科交叉的视角[J]
.中国德育,2024(21):21-31.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张新桥.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涵研究述要[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4):22-25.
被引量:1
2
吴潜涛,张新桥.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涵与定位研究综述[J]
.思想教育研究,2014(5):3-15.
被引量:14
3
王敏,胡小玲,郭志敏.
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河套学院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1):74-76.
被引量:8
4
何晨玥.
参与大学治理对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的启示[J]
.高校辅导员,2015(3):20-23.
被引量:4
5
王琳,李军海.
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5,31(4):89-92.
被引量:3
6
刘恒.
大学生法治思维养成的路径研究[J]
.商,2015,0(50):57-57.
7
董坤岳.
关于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建设与管理的若干思考[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3(8):80-82.
被引量:4
8
王晓丽.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研究述评[J]
.许昌学院学报,2017,36(3):41-44.
被引量:3
9
李清源.
独立学院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养成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8,0(8):230-231.
10
王长坤,王敏静.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形成发展辨析[J]
.学理论,2017(11):244-245.
1
王敏,孙晓阳.
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之比较[J]
.湘潮(理论版),2012(1):121-121.
被引量:1
2
王庆环.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从国家战略高度认识学前教育[J]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09(9):48-48.
3
陈宁.
社会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4):97-100.
被引量:2
4
傅文国.
“两工”帐不能“一风刮”[J]
.农村财务会计,1995(2):16-16.
5
董世明.
马克思的廉政建设思想及其启示[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0):3-7.
被引量:3
6
朱祥贵,郑洲蓉.
恩施州民族立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0(5):39-41.
被引量:5
7
窦晖.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苏关系的若干问题[J]
.国际观察,1990(3):15-18.
8
韦冰.
浅析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中日法学教育比较[J]
.法制与经济,2011,20(4):138-138.
9
金鸿钧.
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J]
.党的生活(河南),2010(3):26-26.
10
我国贫困人口的结构和地域特点[J]
.党风建设,2002(4):25-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