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法律语言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被引量:
12
Research About The Past,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Of China Legal Languag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法律语言研究的过去30年,从汉语教师们以词语、句子、标点为核心的汉语研究模式,到英语教师们以介绍英美法律语言研究和法律翻译为核心的英语研究模式,再到法律人以语言学知识解决法律问题的法学研究模式,都是同我国的法制建设"与时俱进"。虽然现在的研究状况是这三种模式三分天下,未来虽然也会三者共存,但将由法学模式主导研究的进程应毋庸置疑。
作者
宋北平
苗延波(责任编辑)
机构地区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不详
出处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33,共4页
Law Science Magazine
关键词
法律语言研究
过去
现在
未来
分类号
D90-055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49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249
1
苏力.
想事,而不是想词——关于“法律语言”的片段思考[J]
.东方法学,2023(1):91-101.
被引量:15
2
杜金榜.
从目前的研究看法律语言学学科体系的构建[J]
.现代外语,2000,23(1):99-107.
被引量:46
3
刘作翔.
特殊条件下的法律渊源——关于习惯、政策、司法解释、国际条约(惯例)在法律中的地位以及对“非正式法律渊源”命题的反思[J]
.金陵法律评论,2009(1):78-92.
被引量:13
4
王夕瑞.
利益衡量在行政审判中的运用[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09,25(1):104-107.
被引量:3
5
蔡桂生.
学术与实务之间——法教义学视野下的司法考试(刑法篇)[J]
.北大法律评论,2009,10(1):211-240.
被引量:9
6
焦宝乾.
论题学思维及其在我国的意义初探[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9(1):204-215.
被引量:5
7
刘作翔.
习惯作为一种特殊条件下的法律渊源及其在司法中的适用[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9(2):293-309.
被引量:13
8
马丽娅,宋雷.
“原型-模型”翻译理论对法律翻译的适用性分析[J]
.学术交流,2012(S1):84-86.
被引量:5
9
李贵连.
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法学[J]
.中外法学,1997,9(2):1-13.
被引量:24
10
邱昭继.
法律的不确定性与客观性、确实性和自主性[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31(S1):247-24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2
1
焦宝乾,陈金钊.
研究的困惑与执着-2009年度法律方法论学术报告[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6-28.
被引量:5
2
玉梅.
法律语言的法哲学思考[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1):151-154.
被引量:3
3
吴琼.
民事审判中的模糊语言与语用充实[J]
.文教资料,2011(28):29-31.
4
杨淑慧.
法律文书中的语言运用[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6(3):237-238.
被引量:1
5
吴琼.
基于词汇语用视觉的法律翻译研究[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4):50-53.
6
王峻峰.
司法审判中法律修辞的效率性逻辑——基于法经济学的考察[J]
.湖北社会科学,2015(5):148-153.
被引量:1
7
张玉洁.
论我国法律语言学的演进及未来发展[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30(3):3-10.
被引量:1
8
叶洪,段敏.
中外法律语言学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J]
.外语与翻译,2019,26(2):38-45.
被引量:3
9
张清,段敏.
法律话语:一种特殊的话语体系[J]
.外语教学,2019,40(6):14-18.
被引量:5
10
邹玉华.
法律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再思考[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5):1-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孙自豪.
全国法律修辞学会议的回顾与展望[J]
.法律方法,2022(2):198-212.
2
王夕瑞.
利益衡量在行政审判中的运用[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09,25(1):104-107.
被引量:3
3
于慧媛.
法律语言模糊性探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5):34-35.
4
李亮.
法治缘何迈向方法论时代——基于法律方法论学术报告的考察(2002——2010)[J]
.时代法学,2011,9(3):42-48.
被引量:1
5
朱敏冠.
从法哲学视角浅谈法律文本的翻译[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0(1):51-53.
被引量:1
6
赵玉增.
法律方法论研究的实践面向[J]
.法学论坛,2014,29(6):84-90.
被引量:1
7
季培雯.
我国法律语言学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基于中国学术期刊的数据分析(2000—2016)[J]
.农家科技(理论版),2017(1):40-41.
8
叶洪,段敏.
中外法律语言学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J]
.外语与翻译,2019,26(2):38-45.
被引量:3
9
李亮.
司法判决追求社会效果的忧思——基于法律方法论的视角[J]
.法律方法,2011,17(1):100-107.
被引量:1
10
顾维忱,张军英.
基于MTI主题化和专业化培养实验的法律翻译教学思考[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3(5):16-24.
1
杨凤仙.
法律·语言·法律人——法律语言高端论坛综述[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4(1):154-157.
被引量:1
2
廖美珍.
语用学和法学——合作原则在立法交际中的应用[J]
.比较法研究,2007,21(5):82-90.
被引量:15
3
安秀萍.
法律语言研究之我见[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7(3):39-41.
被引量:2
4
康壮壮.
展望2010年——论“突破中国法制中的法律体系”问题[J]
.经济师,2007(5):69-70.
5
陈炯.
法律语言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江南学院学报,2000,15(3):37-40.
被引量:6
6
中国行为法学会法律语言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宋北平 法律语言要摒弃失范谋求规范[J]
.政府法制,2014(8):11-11.
7
舒国滢.
对法概念之争的思考[J]
.法学,1987(5):19-20.
8
彭京宜.
法律语言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广西社会科学,2000(6):90-92.
被引量:5
9
王洁.
“依法治国”语境下法律语言研究的科学发展观[J]
.语言文字应用,2005(3):40-42.
被引量:2
10
冯占省.
英美法律语言研究述评[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125-128.
法学杂志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