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反思与超越:公司社会责任诠释
被引量:
4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公司社会责任产生的背景,是以厘清公法私法的相互融合,着眼于公司营利目的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关系诠释的一种超越——效率目标下的公平追求。也就是以尊重公司营利本位的目的为分析进路,寻求向尊崇与利益相关者的社会合约的转变,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共同演绎超越的进程。
作者
周友苏
张虹
机构地区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出处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3,共7页
Tribun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关键词
公司社会责任
义务
效率
公平
分类号
D912.29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337
引证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191
参考文献
8
1
李雪平.
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性质和效力——兼议ISO26000制定中的法律问题[J]
.环球法律评论,2007,29(4):81-87.
被引量:16
2
[加拿大]布莱恩R.柴芬斯.《公司法:理论、结构和运作》,林华伟等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3
张利国.
论公司的社会责任[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3(2):83-86.
被引量:8
4
Doda,For Whom Are Corporate Managers Trustees,45 Harv. L. Rev. 1160 - 1161 (1932) .
5
Clark, J. Maurice, 1916, "The Changing Basis of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24 (3), p. 229.
6
刘黎明,张颂梅.《“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探析》,中国私法网,http://www.privatelaw.com.cn/new2004/shtml/2005-08-29.
7
David Ruder, Public Obligation of Private Corporation, 114. U. Pa. Law Review( 1965 ) .
8
李领臣.
公司慈善捐赠合法化的动因探究[J]
.江淮论坛,2007(3):78-82.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王利明.
公司的有限责任制度的若干问题(上)[J]
.政法论坛,1994,12(2):84-90.
被引量:38
2
转引自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75.
3
李哲松 吴日焕译.韩国公司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4
[美]克拉克.公司法则[M].北京:工商出版社,1999.
5
[德]托马斯·莱塞尔,吕迪格·法伊尔.德国资合公司法[M].高旭军,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88-93.
6
David Ruder,Public Obligation of Private Corporation.114.U.Pa.Law Review(1965).
7
张瑞萍.公司权力的扩张与约束--法律视角的考察[A].王保树.全球竞争体制下的公司法改革[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8
刘俊海.强化公司的社会责任--建立在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A].王保树.商事法论集(第2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9
Rikki Abzug & Natalie J.Webb,Rational and Extra-rational Motivations For Corporate Giving:Complementing Economic Theory With Organization Science,41 N.Y.L.Sch.L.Rev.1035,1039(1997).
10
陈达文.企业界的慈善投资[A].马伊里,杨团.企业与社会公益[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共引文献
31
1
赵文聘,陈保中.
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冲突与调适[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1,22(4):92-100.
被引量:1
2
刘乃忠,戴瑛.
公司的社会责任理论问题研究[J]
.理论界,2005(1):68-69.
被引量:4
3
鲁超.
法理学视角下的公司社会责任[J]
.巢湖学院学报,2005,7(4):51-55.
被引量:3
4
孙汉建.
企业公民:社会责任与盈利目标的平衡[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107-108.
被引量:4
5
邢培泉.
公司社会责任的正当性及其提升[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4):171-173.
被引量:3
6
刘笑霞.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多元性[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7,27(4):75-80.
被引量:7
7
朱晶.
试论公司社会责任与营利目的的关系[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18(2):57-59.
8
吴猛.
公司社会责任内容辨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12):71-72.
被引量:3
9
徐俊.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综述[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6):1-5.
被引量:8
10
张庆华.
劳动合同法律规避行为探析[J]
.科技与法律,2009(2):76-79.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337
1
王坤,周鲁耀.
平台企业的自治与共治[J]
.浙江学刊,2021(1):4-15.
被引量:31
2
童建明.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适用的检察路径[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1):3-15.
被引量:26
3
王兰.
公司软法定位及其与公司法的衔接[J]
.中国法学,2021(5):266-283.
被引量:7
4
石新中.
确保失信惩戒严格依法依规 推进信用建设向纵深发展[J]
.中国信用,2021(3):115-118.
被引量:2
5
张赫曦.
特别表决权股东信义义务构建[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1(3):153-164.
被引量:7
6
刘斌.
公司治理视域下公司表意机制之检讨[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1(2):137-147.
被引量:21
7
张新宝.
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个人信息保护独立监督机构研究[J]
.东方法学,2022(4):37-49.
被引量:34
8
胡田野.
论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制度完善——兼论对欧盟国家公司社会责任实践的借鉴[J]
.政法学刊,2008,25(2):45-51.
被引量:5
9
刘祖斌.
论社会责任风险及其管理[J]
.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9(8):9-11.
被引量:6
10
钟宏武.
2008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公众调查[J]
.WTO经济导刊,2008(8):61-62.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44
1
谭玲,梁展欣.
对司法裁判中适用“公司社会责任”条款的思考[J]
.法律适用,2010(Z1):48-51.
被引量:8
2
沈年耀.
论企业社会责任——以中国乳业三聚氰胺事件为分析对象[J]
.社会主义研究,2009(4):112-116.
被引量:5
3
庄斌.
对商法视野中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起点的定位和再思考[J]
.法制与经济,2009,18(24):60-61.
4
周友苏,宁全红.
公司社会责任本土资源考察[J]
.北方法学,2010,4(1):55-64.
被引量:5
5
丁婷.
关于推动和完善公司社会责任制度的构想[J]
.商业时代,2010(8):101-102.
被引量:2
6
李建伟.
论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界定与实现机制建构——以董事的信义义务为视角[J]
.清华法学,2010,4(2):120-129.
被引量:27
7
郭金良.
公司社会责任规制的模式选择[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30):280-280.
8
杨清香,宋丽.
企业社会风险的性质、特征及内部控制浅析[J]
.财会通讯(中),2010(11):144-146.
9
李智.
论企业社会责任中的利益平衡[J]
.理论学刊,2011(6):82-84.
10
石纪虎.
公司社会责任:以功能为视角的概念分析[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4):51-56.
二级引证文献
191
1
陈景善,何天翔.
公司ESG分层治理范式:董事信义义务的嵌合模式选择[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6(3):43-51.
被引量:9
2
余煜刚.
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化:辅助性原则与规制模式革新[J]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21(2):170-188.
3
王波,朱苡榕.
共同富裕视域下企业ESG的法律规制路径研究[J]
.证券法律评论,2023(1):155-174.
4
谢鸿飞.
气候变化侵权责任的成立及其障碍[J]
.政治与法律,2022(7):2-17.
被引量:19
5
吴飞飞.
资本维持原则的当下意蕴及其对偿债能力测试的借鉴[J]
.政法论坛,2023,41(4):146-159.
被引量:12
6
康赞,林福申.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以企业合规第三方机制完善为视角[J]
.天津法学,2023,39(4):5-13.
7
姜南,王一淮.
合理使用制度视角下MOOC运行机制的正当性研究[J]
.知识管理论坛,2019,0(6):351-358.
被引量:2
8
陈洪磊.
论比例原则在公司法中的适用[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3,29(6):134-152.
被引量:1
9
张崇胜,李彤彤.
“所有权—控制权”抑或“所有权—经营权”:两权分离命题的团体法审视[J]
.南开法律评论,2022(1):13-30.
10
孙瑞玺,王滨.
自然人破产制度主体之构造[J]
.民商法争鸣,2023(1):185-200.
1
反思与超越:公司社会责任诠释[J]
.公安研究,2009(6):95-95.
2
赵德勇.
论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营利目的的互动[J]
.江苏商论,2003(12):77-78.
被引量:1
3
焦跃华,邱奇彦.
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对现实审计目标的反思与超越[J]
.财会月刊,2013(4):68-70.
被引量:2
4
刘志忠.
论公司的社会责任[J]
.运城学院学报,2006,24(3):39-40.
5
邵军永.
公司社会责任与营利目的的平衡[J]
.经济论坛,2002(19):56-56.
被引量:6
6
贺军.
国企应该调整效率优先的目标[J]
.上海国资,2011(10):15-15.
7
刘巨钦,曹澍.
对于波特竞争理论的反思与超越[J]
.价值工程,2014,33(1):142-145.
被引量:2
8
高小平,盛明科,刘杰.
中国绩效管理的实践与理论[J]
.中国社会科学,2011(6):4-14.
被引量:110
9
邓珊.
利益相关者理论背景下公司治理目标的定位[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11):9-11.
被引量:1
10
彭向刚,向俊杰.
中国三种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的反思与超越[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3):12-18.
被引量:43
政法论坛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