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之死的标本意义--为《阿Q正传》赘附的法律学解释
被引量:2
出处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155,共15页
Tribun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参考文献38
-
1卢今.“旷代文章数阿Q”,载陈漱渝主编.《说不尽的阿Q》,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年版.
-
2鲁迅.《华盖集续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
3鲁迅.《华盖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
4[美]明恩溥.《中国人的气质》,佚名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
-
5[美]何天爵.《真正的中国佬》,鞠方安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
-
6[美]本杰明·N·卡多佐.《讲演录法律与文学》,董炯,彭冰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
7李岳瑞.“春冰室野乘·张汶祥案异闻”,载辜鸿铭,孟森等.《清代野记》,巴蜀书社版.
-
8张祖翼.《清代野记》,第22页,北京,中华书局,2007.
-
9汪辉祖.“佐治药言”,载《一个师爷的官场经》,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年版.
-
10辜鸿铭,孟森等.《清代野记》,巴蜀书社版.
共引文献19
-
1陈灵海.死刑存废问题:民主还是哲学[J].法学,2005(3):64-72. 被引量:6
-
2张谨.罗蒂无镜的后现代主义科学知识观解读[J].求索,2006(2):138-140. 被引量:3
-
3王维江.从慈禧到“清流”:同光中兴中的“声”与“色”[J].学术月刊,2007,39(12):129-139. 被引量:4
-
4刘杨.法律实证主义的问题意识[J].河北法学,2009,27(2):98-102. 被引量:2
-
5朱存明.论中国美学的方法问题[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5(2):34-41. 被引量:3
-
6汪琴.论原始宗教对罗马私法的影响——以人法为考察对象[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2):33-42. 被引量:3
-
7王伟.罗蒂与关系主义文论[J].文艺争鸣,2009(5):23-27.
-
8张建伟.统一司法资格考试:观察与省思[J].政法论坛,2011,29(1):61-78. 被引量:10
-
9李跃忠.寿庆与中国戏曲的演出[J].东疆学刊,2011,28(1):18-22. 被引量:6
-
10柳岳武.穿梭阴阳界——《聊斋志异》法律思想解读[J].政法论坛,2011,29(2):183-19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79
-
1刘侨.走进法律之门——《法律门前》读后[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Z1):87-91. 被引量:1
-
2桑本谦.“秋菊的困惑”:一个巧妙的修辞[J].博览群书,2005(12):72-76. 被引量:12
-
3赵晓力.要命的地方:《秋菊打官司》再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5,6(1):707-718. 被引量:21
-
4冯象.法律与文学(《木腿正义:法律与文学论集》代序)[J].北大法律评论,1999(2):687-711. 被引量:13
-
5舒国滢.从美学的观点看法律——法美学散论[J].北大法律评论,2000,1(2):300-313. 被引量:9
-
6苏力.崇山峻岭中的中国法治——从电影《马背上的法庭》透视[J].清华法学,2008,2(3):7-13. 被引量:58
-
7刘星.司法决疑与“故事文学”利用——以《威尼斯商人》为样本[J].清华法学,2008,2(3):14-30. 被引量:8
-
8舒国滢.从司法的广场化到司法的剧场化──一个符号学的视角[J].政法论坛,1999,17(3):12-19. 被引量:249
-
9余宗其.两位美国法学家的文学论据的得与失——《法理学问题》和《美国法律史》管窥[J].国外社会科学,1998(4):65-69. 被引量:2
-
10季卫东.法律解释的真谛(上)——探索实用法学的第三道路[J].中外法学,1998,10(6):1-16. 被引量:85
二级引证文献28
-
1蔡斐,罗辑.传媒与隐私:一对难以调和的冲突?——基于5部新闻类电影的观察与思考[J].新闻知识,2020(5):3-11.
-
2刘星显.当法律遇见艺术——法律与艺术跨学科研究的形成及发展趋向[J].江西社会科学,2021,41(1):244-253. 被引量:3
-
3邹鹏.市民社会纠纷与臣民社会的解决方式——以中国古典小说故事为素材进行的研究[J].济宁学院学报,2013,34(1):109-112.
-
4曾晓林.客家民间文学作品中的法律问题阐释[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34(2):7-11. 被引量:2
-
5唐一笑,卢鸣.《水浒传》之刑法观研究[J].科教导刊,2018(32):64-65.
-
6许慧芳.论文学中的法律——以英美法理学研究为例[J].政法论坛,2014,32(6):23-36. 被引量:6
-
7刘俐俐.故事问题视域中的“法律与文学”研究[J].文艺研究,2015(1):39-44. 被引量:2
-
8董亚琪.关于中国戏曲小说中法文化的几点思考——从《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说起[J].青年与社会,2015,0(1):96-98.
-
9苟强诗.民国文学研究的法律之维[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8-84.
-
10曾晓林.法制文学研究:路径、成果与创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37(2):52-55.
-
1张学武.阿Q为什么不配姓赵[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5(10):112-112.
-
2毕星星.呼噜呼噜吃饭和赵太爷家有五十亩地[J].杂文选刊(下半月),2011,0(3):50-50.
-
3刘伟.丁举人和赵太爷艺术形象的美学意蕴——重读《孔乙己》、《阿Q正传》[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7):86-87.
-
4人造天堂.你也配做O2O[J].东方企业家,2014(2):13-13.
-
5《阿Q正传》[J].少年大世界(初中生),2011(12):26-28.
-
6庄亭.未庄的逻辑[J].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0(24):78-78.
-
7杨佳莉.再品“阿Q”与“赵太爷”——《阿Q正传》解读[J].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09(8):60-61.
-
8何逵.从“阿Q不配姓赵”说起[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9(24):195-195.
-
9吴志芳.再析阿Q人物形象[J].教育教学论坛,2014(5):168-169. 被引量:1
-
10金训敏.阿 Q 新证的得与失——“Q=‘鬼’”的困惑[J].现代日本经济,1991(5):46-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