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热分析技术在润滑油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热分析技术可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之间关系,是评定复杂有机物特性的良好方法。介绍了热分析技术在测定润滑油的热氧化安定性、蒸发损失、内燃机油烟炱含量、轧制油退火清净性及润滑油品监控方面的应用情况。
作者
羊丽君
机构地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研发(上海)中心
出处
《石油商技》
2009年第1期73-75,共3页
Petroleum Products Appli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热分析技术
润滑油品
油品分析
应用
热氧化安定性
退火清净性
物理性质
蒸发损失
分类号
TE626.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7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13
同被引文献
59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17
1
罗玉兰,曹凯.
制动液蒸发性能的静态热分析法[J]
.合成润滑材料,2008,35(1):8-9.
被引量:4
2
琚正川,涂劲松,张志东.
热重分析评价铜轧制油的退火清净性[J]
.合成润滑材料,2007,34(2):17-19.
被引量:10
3
胡建强,刘长城,魏贤勇,姚俊兵.
有机钼酸酯与芳胺抗氧剂在合成润滑油中的抗氧协同作用[J]
.精细石油化工,2007,24(1):61-64.
被引量:17
4
赵刚,冯新泸,何奇.
柴油机润滑油中烟炱的危害及检测方法[J]
.计量与测试技术,2006,33(3):14-16.
被引量:13
5
王丹,刘宏业,李卫东.
铁路内燃机车柴油机油烟炱含量的测量[J]
.内燃机车,2005(7):27-29.
被引量:2
6
陆沁莹.
热重法测定烟炱含量及其应用[J]
.润滑油,2005,20(2):62-64.
被引量:10
7
陆沁莹,李桂华.
热重诺亚克法——一种新型的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方法[J]
.润滑油,2004,19(2):47-49.
被引量:9
8
白生军,李峻峰,李志宏,臧明虹.
PDSC法测定汽轮机油的氧化安定性[J]
.石油商技,2003,21(6):48-50.
被引量:9
9
魏荣田,周莉,卢文彤.
热重分析仪测量柴油机油烟炱含量[J]
.现代仪器,2003,39(3):52-53.
被引量:6
10
周亚军,毛大恒,曹远锋,高志.
铝材轧制润滑剂的热分析研究[J]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23(3):69-72.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57
1
卢文彤,刘顺涛,王庆新,刘霞.
柴油机油Mack T-9试验分析[J]
.润滑油,2004,19(3):51-56.
被引量:5
2
谢凤,姚俊兵,郑发正,胡建强.
有机钼化合物与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的抗磨协同效应[J]
.材料保护,2004,37(7):40-41.
被引量:8
3
谢凤,胡建强,姚俊兵,刘广龙.
有机钼化合物在成品油中的抗磨性能研究[J]
.润滑与密封,2004,29(6):86-88.
被引量:5
4
陆沁莹.
热重法测定烟炱含量及其应用[J]
.润滑油,2005,20(2):62-64.
被引量:10
5
申德俊.-[J].石油学报,1988,4(4):98-104.
6
.TGA 2950热重分析仪使用说明书[Z].,..
7
刘峥 王建昕编著.汽车发动机原理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8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Evaluation of Diesel Engine Oil in T-8 Diesel Engine.
9
CECL - 40 - T - 87, Eaporation Loss of Lubricating Oils by Noack Method[S].
10
ASTM D2887 - 93, Boiling Range Distribution of Petroleum Fractions by Gas Chromatography[S].
共引文献
113
1
银增辉,李国田,张恩兴,王涛,郝婧,王传琪,李腾腾,丁雨青.
中国重型车用柴油机润滑油评价方法研究[J]
.现代车用动力,2020(1):21-26.
2
吕玉平,任成龙,闻环,陈千里,刘育鹏,陈璧珺.
热重分析法快速测定机动车辆制动液蒸发损失[J]
.润滑油,2022,37(4):39-44.
被引量:5
3
李朝明,周璟,郭巧霞,任申勇,申宝剑.
3,6-二叔丁基咔唑在Ⅱ类基础油中的抗氧化性能[J]
.精细化工,2020,37(1):168-173.
被引量:1
4
任成龙,王志明,闻环,李锋.
机动车制动液蒸发性能测定仪的设计与性能研究[J]
.广东化工,2020,0(3):24-25.
被引量:2
5
王会东,胡晓黎,李建明,薛卫国.
加氢润滑油基础油结构组成与氧化安定性的关系研究——Ⅳ.加氢润滑油基础油高压差示扫描法研究[J]
.润滑油与燃料,2007(5):10-13.
被引量:1
6
周亚斌,雷爱莲,王爱香,吴静.
润滑油基础油组成结构与油泥沉积物之间的关系研究[J]
.润滑油,2010,25(1):12-18.
被引量:11
7
唐卡,宋汝鸿,胡恩柱,刘一鸣,胡献国.
往复滑动干摩擦条件下碳烟颗粒的摩擦学特性研究[J]
.摩擦学学报,2015,35(2):198-205.
被引量:9
8
周亚军,毛大恒,曹远锋,高志.
铝材轧制润滑剂的热分析研究[J]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23(3):69-72.
被引量:5
9
徐金龙,粟斌,陈德友,樊辉.
用PDSC法研究内燃机油换油周期[J]
.润滑油,2004,19(5):48-50.
被引量:8
10
李静,王会东,周旭光.
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及抗氧化感受性[J]
.汽车工艺与材料,2005(2):34-37.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59
1
任成龙,王志明,闻环,李锋.
机动车制动液蒸发性能测定仪的设计与性能研究[J]
.广东化工,2020,0(3):24-25.
被引量:2
2
王会东,胡晓黎,李建明,薛卫国.
加氢润滑油基础油结构组成与氧化安定性的关系研究——Ⅳ.加氢润滑油基础油高压差示扫描法研究[J]
.润滑油与燃料,2007(5):10-13.
被引量:1
3
顾鹏翔,徐敏,刘爱全,张亮.
4厘斯合成航空润滑油胺型高温抗氧剂的研制[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0,26(S1):163-168.
被引量:3
4
田莉.
柴油机油中金属元素和添加剂含量分析[J]
.润滑油,2004,19(3):63-64.
被引量:6
5
姚俊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评价润滑油的高温抗氧化性能[J]
.润滑与密封,2000,25(2):35-37.
被引量:42
6
李静,王会东,周旭光.
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及抗氧化感受性[J]
.汽车工艺与材料,2005(2):34-37.
被引量:11
7
Stephen M.Hsu,徐明炯,盛希罗.
润滑油的氧化变质机理[J]
.润滑与密封,1989,14(6):42-48.
被引量:6
8
薛卫国.
加压差式扫描量热仪评定基础油和抗氧剂的氧化性能[J]
.合成润滑材料,2005,32(4):8-11.
被引量:19
9
张梅,李久盛,李建群.
利用PDSC考察环境友好润滑油基础油氧化安定性的研究[J]
.润滑与密封,2006,31(12):152-154.
被引量:24
10
申德俊.内燃机油热氧化稳定性的研究[J].石油学报,1988,4(4):98-98.
引证文献
7
1
吕玉平,任成龙,闻环,陈千里,刘育鹏,陈璧珺.
热重分析法快速测定机动车辆制动液蒸发损失[J]
.润滑油,2022,37(4):39-44.
被引量:5
2
程治升,费逸伟,杨宏伟,姚婷.
聚α-烯烃的高温氧化衰变过程及评价方法[J]
.合成润滑材料,2013,40(2):36-39.
被引量:3
3
郭青鹏,费逸伟,姚婷,杨宏伟,郭峰.
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在润滑油热氧化研究中的应用[J]
.合成润滑材料,2014,41(3):28-31.
被引量:6
4
费逸伟,彭兴隆,姚婷,郭峰,杨宏伟.
高温作用下酯类航空润滑基础油的组分分析[J]
.石油化工,2014,43(12):1444-1449.
被引量:11
5
费逸伟,郭峰,姚婷,杨宏伟,程治升.
聚α-烯烃航空润滑基础油热衰变产物结构分析[J]
.当代化工,2015,44(1):1-3.
被引量:1
6
刘建芳,段海涛,顾卡丽.
汽油发动机废油的再生及其性能评价[J]
.材料保护,2015,48(7):63-65.
7
费逸伟,卞森,姚婷,杨宏伟,姜会泽.
航空润滑油氧化安定性的评价技术[J]
.合成润滑材料,2016,43(1):27-3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费逸伟,郭峰,姚婷,杨宏伟,郭青鹏.
聚α-烯烃航空润滑油基础油的高温氧化衰变[J]
.石化技术与应用,2015,33(3):212-215.
被引量:2
2
吴楠,费逸伟,姚婷,宗志敏.
润滑油抗氧化性能检测方法研究[J]
.广州化工,2016,44(2):107-108.
被引量:2
3
卞森,费逸伟,姚婷,姜会泽,杨宏伟,陈晰.
高温下合成基础油结构变化与黏度的相关性[J]
.石油化工,2016,45(5):576-579.
被引量:2
4
彭显才,费逸伟,姜会泽,吴楠,卞森.
航空润滑油品质衰变分析及其质量检测技术发展[J]
.化工时刊,2016,30(8):28-32.
被引量:1
5
吴楠,费逸伟,马军,彭显才.
PDSC法分析聚α-烯烃航空润滑油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研究[J]
.广州化工,2016,44(18):110-112.
被引量:2
6
卞森,费逸伟,姚婷,杨宏伟,郭青鹏.
聚α-烯烃润滑油基础油高温氧化性能研究[J]
.润滑与密封,2017,42(1):102-106.
被引量:6
7
彭显才,费逸伟,吴楠,杨宏伟,姚婷,郭峰.
金属存在下聚α-烯烃基础油热氧化衰变性能结构对比分析[J]
.润滑与密封,2017,42(7):95-99.
被引量:4
8
彭显才,费逸伟,吴楠,姚婷,郭峰,姜会泽.
金属催化下两种航空润滑油基础油高温氧化衰变性能对比分析[J]
.润滑与密封,2017,42(8):71-76.
被引量:2
9
彭显才,费逸伟,吴楠,姚婷,赵鹏程,姜会泽.
航空润滑油基础油癸二酸二异辛酯高温衰变机理分析[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2(5):78-84.
被引量:2
10
姚婷,杨宏伟,费逸伟,郭峰,郭力,卞森.
金属作用下润滑油基础油性能衰变的机理[J]
.石油化工,2017,46(10):1294-1303.
被引量:3
1
李吉广,侯焕娣,董明,权奕.
热分析技术在沥青表征中的应用[J]
.现代化工,2013,33(7):132-136.
被引量:6
2
琚正川,涂劲松,张志东.
热重分析评价铜轧制油的退火清净性[J]
.合成润滑材料,2007,34(2):17-19.
被引量:10
3
李会鹏,李会举,沈本贤.
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2006,26(3):24-27.
被引量:7
4
要洁.
含硫极压剂对轧制油性能影响的考察[J]
.石油商技,2007,25(4):24-26.
5
韩晓强,张焱,蒋晓敏.
热分析和红外光谱仪联用在铁离子稳定剂及其络合物研究中的应用[J]
.新疆石油科技,2004,14(2):37-40.
被引量:2
6
曹家利.
试论影响定向井施工速度的因素及对策[J]
.中国化工贸易,2014,6(2):251-251.
被引量:2
7
徐克伟.
用热分析技术评定润滑油的使用性能[J]
.润滑油,1990,5(1):42-45.
被引量:1
8
马育体,张青蔚.
铜及铜合金轧制油性能及应用[J]
.石油商技,2002,20(2):13-14.
被引量:1
9
亓玉台.
热分析法研究渣油和沥青的热性能[J]
.石油化工,1995,24(11):808-813.
被引量:5
10
张旭,王士庭.
环保型高润滑性带钢轧制油的研制[J]
.润滑与密封,2010,35(12):99-103.
被引量:9
石油商技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