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沉积盆地热史恢复方法综述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沉积盆地热史恢复在盆地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主要有岩石圈尺度上的构造热演化法和盆地尺度上的古温标法,二者的结合将提供一种将浅部和深部构造热过程研究相结合,由沉积盆地动态热体制研究盆地构造演化的新途径—沉积盆地热模拟。本文着重介绍了这几种方法,并对目前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的总结。
作者
刘永涛
机构地区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出处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9年第2期30-32,共3页
Inner Mongoli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关键词
沉积盆地
古温标法
构造热演化
盆地热模拟
分类号
P544.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7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42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0
1
蒋武,陆廷清,罗玉琼.
牙形石色变在碳酸盐岩油气田勘探中的应用[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9,26(2):46-48.
被引量:7
2
蒋国豪,胡瑞忠,方维萱.
镜质体反射率(R_O)推算古地温研究进展[J]
.地质地球化学,2001,29(1):40-45.
被引量:30
3
邱楠生,汪集暘,涂建琪.
利用自由基浓度研究盆地古地温的方法[J]
.地球物理学报,1996,39(S1):270-275.
被引量:1
4
邱楠生,李慧莉,金之钧.
沉积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区热历史恢复方法探索[J]
.地学前缘,2005,12(4):561-567.
被引量:17
5
何丽娟.
沉积盆地构造热演化模拟的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2000,15(6):661-665.
被引量:29
6
欧光习,李林强,孙玉梅.
沉积盆地流体包裹体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6,25(1):1-11.
被引量:108
7
胡圣标,汪集.
沉积盆地热体制研究的基本原理和进展[J]
.地学前缘,1995,2(4):171-180.
被引量:139
8
施小斌,汪集旸,罗晓容.
古温标重建沉积盆地热史的能力探讨[J]
.地球物理学报,2000,43(3):386-392.
被引量:20
9
李善鹏,邱楠生.
磷灰石裂变径迹方法研究沉积盆地古地温—以东营凹陷为例[J]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3,25(4):4-8.
被引量:13
10
薛爱民.
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资料反演热演化史的综合分析法[J]
.地球物理学报,1994,37(3):338-344.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77
1
汪集旸,邱楠生.
含油气沉积盆地古地温研究方法[J]
.地球物理学进展,1992,7(4):46-62.
被引量:11
2
朱光有,戴金星,张水昌,李剑,金强,陈践发.
中国含硫化氢天然气的研究及勘探前景[J]
.天然气工业,2004,24(9):1-4.
被引量:121
3
肖新建,李子颖,方锡珩,欧光习,孙晔,陈安平.
东胜砂岩型铀矿床低温热液流体的证据及意义[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4,23(4):301-304.
被引量:47
4
薛爱民.
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资料反演热演化史的综合分析法[J]
.地球物理学报,1994,37(3):338-344.
被引量:15
5
于芬玲.
应用牙形刺色变指标探讨鄂尔多斯西缘北段奥陶系有机质成熟度[J]
.石油实验地质,1994,16(2):180-184.
被引量:2
6
肖贤明,吴治君,刘德汉,申家贵,贾蓉芬,赵林.
早古生代海相烃源岩成熟度的有机岩石学评价方法[J]
.沉积学报,1995,13(2):112-119.
被引量:23
7
胡圣标,汪集.
沉积盆地热体制研究的基本原理和进展[J]
.地学前缘,1995,2(4):171-180.
被引量:139
8
刘德汉.
包裹体研究──盆地流体追踪的有力工具[J]
.地学前缘,1995,2(4):149-154.
被引量:135
9
邱楠生,汪集晹,周礼成,张启明,陈贵云,蔡世祥.
利用电子顺磁共振方法研究沉积盆地源岩有机质热演化[J]
.科学通报,1995,40(11):1013-1015.
被引量:2
10
何丽娟,熊亮萍,汪集旸,王克林.
沉积盆地多次拉张模拟中拉张系数的计算[J]
.科学通报,1995,40(24):2261-2263.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342
1
曹晰,兰铮,张亚雄,谭成仟,尹帅.
异常高温背景识别及对砂岩储层物性演化的影响机制[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3,34(5):837-850.
2
王子昂,贾丛硕,张珍,宋健,张勇强.
济阳坳陷古地温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20(12):108-110.
3
郭小文,何生.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烃源岩热史及成熟史模拟[J]
.石油实验地质,2007,29(4):420-425.
被引量:22
4
陈刚,赵重远,李丕龙,任战利,李向平,李宗亮.
合肥盆地热演化特征[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25(6):644-649.
被引量:4
5
何登发,贾承造,柳少波,潘文庆,王社教.
塔里木盆地轮南低凸起油气多期成藏动力学[J]
.科学通报,2002,47(z1):122-130.
被引量:17
6
CHEN Gang,SUN JianBo,ZHOU LiFa,ZHANG HuiRuo,LI XiangPing,WANG ZhiWei.
Fission-track-age records of the Mesozoic tectonic-events in the southwest margin of the Ordos Basin, China[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07,50(z2):133-143.
被引量:21
7
TAN ChengQian LIU ChiYang ZHAO JunLong ZHANG RongRong.
The radioactive abnorm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regions in Ordos Basin and its geological implications[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07,50(z2):174-184.
被引量:6
8
陈登钱,龙安林,赵国忠,沈晓双,王洪华.
柴达木盆地九龙山地区侏罗系储层特征研究[J]
.青海石油,2014(2):20-27.
被引量:4
9
肖晖,赵靖舟,杨海军,蔡振忠,朱永峰,高莲花,张妮.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凹陷奥陶系成藏流体演化[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2,37(S1):163-173.
被引量:6
10
汪集.
近年来我国地热学的研究与展望[J]
.地球物理学报,1997,40(S1):249-251.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
34
1
申家年,杨晨,于勇.
EASY%R_o法在地温梯度恢复中的局限性——以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42(S2):148-154.
被引量:4
2
王震,张明利,王子煜,武法东,王林生.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不整合面剥蚀厚度恢复[J]
.石油实验地质,2005,27(1):90-93.
被引量:15
3
任战利,肖晖,刘丽,张盛,秦勇,韦重韬.
沁水盆地中生代构造热事件发生时期的确定[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32(1):43-47.
被引量:36
4
胡圣标,汪集.
沉积盆地热体制研究的基本原理和进展[J]
.地学前缘,1995,2(4):171-180.
被引量:139
5
张杰,邱楠生,王昕,段健康.
黄骅坳陷歧口凹陷热史和油气成藏史[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26(4):505-511.
被引量:37
6
张忠民,吴乃芩,周瑾.
东海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油气成藏模式研究[J]
.天然气工业,2005,25(10):8-10.
被引量:5
7
孙占学,张文,胡宝群,李文娟,潘天有.
沁水盆地地温场特征及其与煤层气分布关系[J]
.科学通报,2005,50(B10):93-98.
被引量:15
8
赵孟军,宋岩,苏现波,柳少波,秦胜飞,洪峰.
沁水盆地煤层气藏演化的关键时期分析[J]
.科学通报,2005,50(B10):110-116.
被引量:20
9
张文,孙占学,李文娟.
Thermodel for Windows系统的模拟及实例研究[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5,28(4):341-346.
被引量:9
10
王峻,刘家铎,田景春,侯志江.
伊宁凹陷古地温恢复与热演化史研究[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3(6):576-580.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3
1
张洋.
东海西湖凹陷天外天二井热史恢复[J]
.海洋石油,2009,29(4):44-47.
被引量:3
2
林小云,刘俊峰,魏民生,张文慧,刘雨薇.
大港探区上古生界烃源岩热史模拟——以泊古1井为例[J]
.石油天然气学报,2016,38(4):10-15.
被引量:1
3
孙腾,潘结南,邓晓伟.
潞安矿区构造-热演化特征[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6,44(6):45-50.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李仪芳.
镜象法在扩散中的应用[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31(12):28-29.
2
曹冰.
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花港组致密砂岩储层埋藏史-热史[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3(4):405-414.
被引量:7
3
汪新伟,高楠安,王婷灏,刘慧盈,毛小平,黄旭.
河北献县地热田地热异常的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J]
.地质学报,2022,96(7):2611-2625.
被引量:1
4
倪智勇,张紫东,李思澎,陈践发,张涛,刘金水.
西湖凹陷平湖斜坡构造带油藏成藏期次厘定[J]
.石油科学通报,2022,7(3):281-293.
被引量:2
1
徐景祯,王家亮.
沉积盆地热史恢复的一种优化方法[J]
.地学前缘,2000,7(4):420-420.
被引量:1
2
祁生胜,王秉璋,王瑾,安勇胜.
晋宁运动在东昆仑东段的表现及其意义[J]
.青海地质,2001,10(B12):17-21.
被引量:2
3
王永新,冯殿生,汪集旸,吴铁生.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现今地温场及热历史的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2003,46(2):197-202.
被引量:23
4
卢庆治,胡圣标,郭彤楼,李忠平.
川东北地区异常高压形成的地温场背景[J]
.地球物理学报,2005,48(5):1110-1116.
被引量:72
5
朱传庆,邱楠生,江强,胡圣标,张硕.
川西坳陷鸭子河地区基于多种古温标的钻井热史恢复[J]
.地球物理学报,2015,58(10):3660-3670.
被引量:5
6
李儒峰,陈莉琼,李亚军,宋宁.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热史恢复与成藏期判识[J]
.地学前缘,2010,17(4):151-159.
被引量:18
7
孙占学,张文,胡宝群,李文娟,潘天有.
沁水盆地地温场特征及其与煤层气分布关系[J]
.科学通报,2005,50(B10):93-98.
被引量:15
8
龚浩,朱传庆,徐明,单竞男,胡圣标,袁玉松.
四川盆地西北地区热流史及烃源岩演化[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0,25(3):1031-1036.
被引量:6
9
卢双舫,王子文,付晓泰,王振平.
镜质体成烃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标定及其在热史恢复中的应用[J]
.沉积学报,1996,14(4):24-30.
被引量:16
10
程本合,曹忠祥,等.
用镜质体反射率资料恢复热史的相关问题及处理方法[J]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0,14(3):210-213.
被引量:12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