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右江河谷稻区早稻免耕抛秧试验研究初报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在广西右江河谷稻区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免耕抛秧对该稻区早稻生长特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翻耕抛秧相比,免耕抛秧处理的生长拖后1~3d,但有利于水稻的灌浆结实,为产量打下良好的结构基础,可增产12.5%,同时省力省工,节本增收1675元/hm2,在该稻区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作者
梁波
刘永贤
曾可
陈林祯
机构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广西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广西大学农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2期136-136,138,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水稻
免耕抛秧
右江河谷稻区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7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陈军胜,苑丽娟,呼格.吉乐图.
免耕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5):184-190.
被引量:31
二级参考文献
67
1
张乃生,薛宗让,洛希图,张象俊,武金芳.
旱地玉米免耕覆盖土壤温度效应[J]
.山西农业科学,1994,22(3):13-16.
被引量:30
2
高云超,朱文珊,陈文新.
秸秆覆盖免耕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养分转化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1994,27(6):41-49.
被引量:139
3
蔡典雄,张志田,高绪科,王小彬,张镜清.
半湿润偏旱区旱地麦田保护耕作技术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5,13(4):67-74.
被引量:31
4
朱文珊,王坚.
地表覆盖种植与节水增产[J]
.水土保持研究,1996,3(3):141-145.
被引量:34
5
周凌云,周刘宗,徐梦雄.
农田秸秆覆盖节水效应研究[J]
.生态农业研究,1996,4(3):49-52.
被引量:116
6
袁家富.
麦田秸秆覆盖效应及增产作用[J]
.生态农业研究,1996,4(3):61-65.
被引量:108
7
李洪文,陈君达,高焕文.
旱地农业三种耕作措施的对比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7,15(1):7-11.
被引量:49
8
梁银丽.
黄土区地面覆盖的主要类型及其保水效应[J]
.水土保持通报,1997,17(1):27-31.
被引量:37
9
黄细喜.土壤紧实度及层次对小麦生长的影响[J].土壤学报,1988,(1):59-65.
10
由愗正 王会肖 刘昌明 于沪宁.农田水资源评价研究[A].刘昌明,于沪宁.土壤-作物-大气系统水分运动试验研究[C].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1-2.
共引文献
30
1
景明,张金霞,施炯林.
覆盖免耕储水灌溉对豌豆的腾发量和土壤水分效应的影响[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6,41(5):130-133.
被引量:5
2
官会林,沈有信,段庆钟.
旱地作物免耕垄作土壤供肥性能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9(9):108-112.
被引量:6
3
焦伟华,陈源泉,隋鹏,刘海军,高旺盛.
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性区划的指标体系初探——以免耕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77-81.
被引量:3
4
陈继康,张宇,陈军胜,陈阜,张海林.
不同耕作方式麦田土壤温度及其对气温的响应特征——土壤温度特征及热特性[J]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8):2747-2753.
被引量:23
5
宫秀杰,钱春荣,于洋,赵杨,姜宇博,王俊河,马军韬.
深松免耕技术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9,17(5):134-137.
被引量:68
6
陈继康,李素娟,陈阜,张海林.
华北平原免耕土壤积温特征对冬小麦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10,41(3):547-551.
被引量:7
7
戴珏,胡君利,林先贵,朱安宁,尹睿,张华勇,王俊华.
免耕对潮土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微生物碳代谢活性的影响[J]
.土壤学报,2010,47(5):923-930.
被引量:29
8
吴明阳,王西瑶,黄雪丽,刘家强,曹厚明.
免耕垄作对马铃薯、甘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0,38(4):73-76.
被引量:7
9
杨培培,杨明欣,董文旭,陈素英,胡春胜.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养分分布及冬小麦吸收与分配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4):755-759.
被引量:19
10
潘秋祥,吴旭江,杨琼琼.
稻板白术栽培技术的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2011,52(5):1039-1041.
同被引文献
9
1
黄小洋,黄国勤,余冬晖,刘宝林,胡恒凯,刘隆旺.
免耕栽培对晚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04,16(3):1-4.
被引量:25
2
陈军胜,苑丽娟,呼格.吉乐图.
免耕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5):184-190.
被引量:31
3
刘世平,沈新平,黄细喜.
长期少免耕土壤供肥特征与水稻吸肥规律的研究[J]
.土壤通报,1996,27(3):133-135.
被引量:26
4
Kapusta G. Corn yield is equal in conven- tional,reduced,and no tillage after 20 years[J]. Agronomy Journal, 1996,88(5):812 - 817.
5
侯光炯.侯光炯在宜宾应用研究17年论文集[A].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2000,143-210.
6
张明沛.农耕革命自主创新丛书-三免技术[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
7
刘然金,杜金泉.
水稻少免耕技术研究 Ⅲ.水稻少免耕增产机制的探讨[J]
.西南农业学报,1998,11(2):45-51.
被引量:16
8
刘怀珍,黄庆,李康活,陆秀明,程永盛,付华,刘军.
水稻连续免耕抛秧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初报[J]
.广东农业科学,2000,27(5):8-11.
被引量:32
9
刘怀珍,黄庆,李康活,陆秀明,程永盛,刘军.
不同耕作方法对抛秧稻的群体结构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2003,23(3):7-9.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1
1
张化文,刘永贤.
免耕栽培对桂西北稻区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南方农业,2012,6(6):18-20.
1
刘诗晴,梅少华,兰斌,梅金安,翟中兵,张从德,陶江,魏坦雄,何德志.
施氮量对早稻抛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24):5996-5998.
被引量:1
2
陈琳,黄元文,曾宜华,黄娟.
早稻免耕抛秧与全翻耕抛秧对比试验[J]
.福建稻麦科技,2010,28(2):15-17.
被引量:1
3
李展彬.
早稻免耕抛秧前期管理[J]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4):59-59.
4
刘云发.
乐平市2004年水稻免耕抛秧(直播)及其主要措施[J]
.商界(城乡致富),2004(S1):41-43.
5
喻凤琴,熊清云,胡文秀,邹旭,刘宗发.
不同氮、钾肥运筹对早稻免耕抛秧产量及穗粒结构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12-3613.
被引量:5
6
朱芬芳.
晚稻不同栽培方式对比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1(6):66-66.
被引量:3
7
陈年春,蒋伟梅.
水稻免耕抛秧的生长发育特点及栽培技术初探[J]
.广西农学报,2003,18(3):9-12.
8
张荣生.
早稻免耕抛秧不同施肥方法对比试验[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7):131-131.
被引量:3
9
刘用华,李道山,刘春平,贺茂南,洪义权,李艳君.
吉泰盆地早稻免耕抛秧不同密度对比试验[J]
.江西农业学报,2008,20(1):112-113.
10
余南生,熊南星,龙克林,李银桂.
星子县2004年早稻免耕抛秧技术示范小结[J]
.商界(城乡致富),2004(S1):51-53.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