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肝性胸水的产生机制及诊治现状 被引量: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肝性胸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主要的发病机制有:(1)横膈裂孔的研究;(2)门静脉高压和低蛋白血症;(3)淋巴生成增多和淋巴管回吸收受阻;(4)免疫复合物的沉积等原因。肝性胸水的诊断一般不困难,主要根据病史、体征、X线、B超、CT等检查结合胸水化验可以确诊。肝性胸水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如限制钠盐的摄人、利尿、保肝及营养支持治疗等)、治疗性胸腔穿刺术、胸导管安置术、化学性胸膜固定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腹膜颈静脉分流术、胸腹腔反向分流术、胸膜静脉分流术、横膈裂孔修补术、肝移植等。各种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的并发症及死亡率,故临床上医生应该根据具体病因、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治疗。
作者 项妍姝
出处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2期90-92,共3页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50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1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