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RePerfus(?)on arrs-hythmia;RA)首先由 Tannant 和 Wiggers 于1935年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并认为与冠状动脉再灌注有关。1943年 hafarris 首先提出 RA这一命名,是由于冠状动脉内血栓、栓子自发性或经溶栓药物解除,冠状动脉痉挛的缓解、体外反搏、心内直视手术,主动脉灌注等使处于缺血状态的部分或全部心肌,恢复血流灌注的过程中发生的心律失常。其基本条件是再灌注区必须存在可恢复功能的心肌,且这种心肌组织越多发生心律失常频度就越高,该频度与冠状动脉闭塞到再灌注的时间间隔长短有关。
作者 李春生
出处 《吉林医学》 CAS 1990年第1期18-19,共2页 Jilin Medical Journal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8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