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法律规范的内在不平衡结构 被引量:1

On the Imbalance Structure inside Legal Norm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占统治地位的法律规范结构理论因为背离了结构分析所要求的存在论论域而难以站得住脚。通过对构成规范的要素及其逻辑关系的"共时性"考察可以看出,法律规范乃是由作为规范性存在的两种规则形态即调整性规则与管理性规则构成的偏正结构:前者表达了规范的目的,而后者则是规范目的实现的手段。目的与手段的分离所造成的必然后果是工具理性的法律现实主义,由此法律的规范性下降不可避免,此即法律自身的悖论所在。 The ruling theory of structure of legal norms can hardly hold water since it deviates from the field of ontology which is required by structural analysis. After analysing the elements which constitutes legal norms and the synchronicity of their logical relations, the author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legal norms are a structure of modifica- tion. The structure consists of both adjusting rules and administrative rules's of which the former shows the goal of the norms while the latter is a means to this end. The separation between the means and the end brings about the legal realism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which inevitably reduces the standardization of legal norms.
作者 魏治勋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法学院
出处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28-34,共7页 Journal of Shandong Police College
关键词 规范结构 本体论 工具理性 规范性下降 structure of norms ontology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to reduce the standardization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27

  • 1江必新.传统法律规范理论刍议[J].法学研究,1986,8(3):24-27. 被引量:9
  • 2杨万明.论奖励性法律规范[J].法学研究,1985,7(4):1-6. 被引量:5
  • 3.指以往对制裁在"逻辑上有"这种表述依经验事实批评无效,且似乎没有进一步追问的方向感[Z].,..
  • 4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3页.
  • 5[英]罗素 何兆武 译.《哲学问题》[M].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7页.
  • 6.[Z].,..
  • 7目前的情形与此很相近似,不同观点分歧显著却鲜有争论,因此在本问题上研究久无进展,相比之下,西方学界已由认知上的基本共识向应用领域拓展研究,参见[德]卡尔·拉伦兹:《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台湾五南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一章第三节、第六节;第三章第一节、第五节等.另见[美]史蒂文·J·伯顿:《法律和法律推理导论》,张志明、解兴全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7、56-59页.
  • 8[,6,7,12,15,16,33]孙国华、朱景文:《法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9、280、280、280-281、282、281、277-282页.
  • 9江山:《人际同构的法哲学》,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
  • 10[瑞士]费迪南·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裴文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90页以下.

共引文献5

同被引文献2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9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