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命在继续——阿巴斯的生命意识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人类发展史上,人们经历了很多天灾人祸,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人们的生命意识从未断绝过。伊朗电影中体现出了一种民族的精神,虽然不少电影都表现出了这个国家的人民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但几乎没有一部影片中带有廉价的感伤主义。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村庄三部曲”《哪里是我朋友的家》、《生命在继续》和《橄榄书寸下的情人》,用艺术的形式为我们展示了这一主题。
作者
张爱民
机构地区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枣庄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47,共2页
Movie Literature
关键词
电影艺术
伊朗
电影评析
阿巴斯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J91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伊强.
伊朗电影的纪录特色——以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电影为例[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26(3):122-127.
被引量:2
2
王薇.
论伊朗现实主义电影中的诗意美[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7(1):104-107.
被引量:3
3
许骧.
关于存在的寓言和焦虑——《樱桃的滋味》及其他[J]
.艺术广角,2004(2):33-36.
被引量:2
4
亦彤.
西亚小国大导演——阿巴斯[J]
.广东艺术,2002(3):67-68.
被引量:3
5
李保平.
伊朗电影: 禁忌中的天堂[J]
.艺术广角,2002(3):34-38.
被引量:2
6
陆绍阳.
同一种颜色 不一样的温度[J]
.新闻周刊,2001(24):62-63.
被引量:1
7
秋风,张可,晓峰,秋风.
亚洲电影世纪末情结[J]
.电影文学,2001(6):40-43.
被引量:1
8
立方体.
来自伊朗平原的一股清风[J]
.电影评介,2001(5):46-49.
被引量:1
9
单万里.
大器晚成 大盈若缺──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素描[J]
.当代电影,2000(3):23-27.
被引量:6
10
叶基固.
阿巴斯电影的风格特征[J]
.当代电影,2000(3):42-52.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单万里.
何以填补感情的空洞?──加拿大影片《脱衣舞场》评析[J]
.当代电影,1998(6):105-110.
被引量:2
2
菲力普·罗帕特,林茜.
阿巴斯·加罗斯达米特写[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7(1):48-60.
被引量:6
3
陆绍阳.
从简单出发——与《天堂的孩子》有关[J]
.当代电影,2001(2):113-115.
被引量:10
4
亦彤.
西亚小国大导演——阿巴斯[J]
.广东艺术,2002(3):67-68.
被引量:3
5
沈义贞.
“现实主义电影美学”再认识[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10-15.
被引量:53
6
L.穆尔维,梅峰.
基亚罗斯塔米的不确定原理[J]
.世界电影,1999,0(3):188-199.
被引量:21
7
李一鸣.
感受“威尼斯”[J]
.当代电影,2000(1):88-89.
被引量:5
8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单万里.
阿巴斯自述[J]
.当代电影,2000(3):28-32.
被引量:19
9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单万里.
电影没有护照──阿巴斯谈《随风而去》[J]
.当代电影,2000(3):32-35.
被引量:9
10
单万里.
阿巴斯电影创作年表[J]
.当代电影,2000(3):53-5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6
1
张爱民.
伊朗男性人生的影像书写[J]
.长城,2010(12):193-194.
2
王薇.
论伊朗现实主义电影中的诗意美[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7(1):104-107.
被引量:3
3
王瑾.
存在的价值与依据——关于伊朗电影《樱桃的滋味》的存在主义解读[J]
.科技创新导报,2009,6(5):215-215.
被引量:2
4
周晨.
浅析阿巴斯电影风格[J]
.电影文学,2010(17):31-32.
5
夏莹,廖媛雨.
破解《心灵的小河》中人和鸟的不解之缘[J]
.电影文学,2011(9):41-42.
6
赵鑫,黄兵.
寻找与希望——《何处是我朋友的家》读解[J]
.电影文学,2012(24):108-109.
7
宋林国.
朴素的力量——从《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出发看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在伊朗电影中的重新解读[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5):206-207.
8
张妍.
精神的困境 朴素的回归——从伊朗电影《纳德与西敏:一次别离》谈起[J]
.文艺争鸣,2013(9):67-70.
9
刘耘.
阿巴斯电影中的精英主义思想阐释[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2):60-62.
10
胡月.
举重若轻的电影大师阿巴斯[J]
.赤子,2015(7):46-47.
同被引文献
5
1
许骧.
关于存在的寓言和焦虑——《樱桃的滋味》及其他[J]
.艺术广角,2004(2):33-36.
被引量:2
2
王明.
伊朗电影中的人文观念[J]
.电影文学,2007(10):27-28.
被引量:3
3
何东平.
库尔德人的影像志[J]
.南风窗,2008,0(18):88-90.
被引量:1
4
朱婧.
苦难民族的艺术影像——伊朗导演巴赫曼·戈巴迪电影分析[J]
.艺苑,2006(7):58-63.
被引量:5
5
许婧.
记录苦难——来自马克马尔巴夫家族的声音[J]
.艺术评论,2004(5):9-1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张爱民.
伊朗男性人生的影像书写[J]
.长城,2010(12):193-194.
1
路春艳.
电视电影的尊严与诚意——第十七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参评电视电影评析[J]
.当代电影,2010(7):69-71.
2
杨清健.
高校公共电影教育初探[J]
.艺术教育,2009(3):64-64.
被引量:1
3
符晓.
马戏团美学与国族政治: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电影评析[J]
.电影艺术,2015(4):117-125.
被引量:6
4
吴闻博,刘亚.
《海角七号》——台湾本土文化的独立宣言[J]
.电影文学,2009(4):65-66.
被引量:2
5
楚卫华.
二00三年中国电影评析—从第十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谈起[J]
.中国电影市场,2004(2):17-19.
6
亦彤.
西亚小国大导演——阿巴斯[J]
.广东艺术,2002(3):67-68.
被引量:3
7
赵晓兰.
阿巴斯在中国拍“爱与激情”[J]
.环球人物,2015,0(31):84-86.
8
章云华.
异婴[J]
.飞碟探索,2006(10):46-47.
9
曹丹丹,杨新宇.
也谈电影的娱乐性:关于冯小刚电影的一次争论[J]
.艺苑,2009(5):18-20.
被引量:1
10
张艺琳.
《忠犬八公》电影评析[J]
.青年文学家,2016,0(12Z):157-157.
电影文学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