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网络文化与青年道德社会化
被引量: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网络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信息时代的产物,与传统的农业文化、工业文化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网络文化一方面加速了青年道德社会化的步伐,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当代青年道德行为的异化。
作者
李小豹
徐建军
机构地区
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0-103,共4页
China Youth Study
关键词
青年
网络文化
道德
分类号
C913.5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8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68
1
王卫.
网络时代青年社会化范式的转型[J]
.青年研究,1999(12):10-14.
被引量:71
2
潘华.
大学生社会化障碍及对策探析[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1):84-85.
被引量:11
3
谢宏忠.
偶像崇拜与青少年社会化[J]
.青年探索,2001(6):20-22.
被引量:8
4
冯永泰.
网络文化释义[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2):90-91.
被引量:48
5
王玲玲.
大学生网络舆论特征及其引导[J]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6(3):32-35.
被引量:49
6
李正银.
课堂生命化教学的缺失与建构[J]
.全球教育展望,2006,35(5):13-16.
被引量:8
7
陈淑静.
透视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一堂网络教学课引发的思考[J]
.历史教学问题,2006(6):102-103.
被引量:5
8
蔡连玉.
我国学校信息伦理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2007,13(1):94-97.
被引量:11
9
李雪莉.迎接宅世代 百万宅男宅女的新消费革命.天下杂志,2007,(379).
10
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
引证文献
15
1
张帆.
校园生活中的“宅”现象与大学生的社会化[J]
.管理观察,2010(18):156-158.
被引量:2
2
徐占春,代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教学探析[J]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11,27(1):56-59.
被引量:5
3
李志友,徐占春,代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教学研究[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24(4):154-157.
4
胡大伟.
大学生参与网络舆论监督的引导与规制[J]
.廉政文化研究,2011,2(3):45-49.
被引量:4
5
汪慧.
新媒体与青年道德社会化[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29(2):21-26.
被引量:6
6
孙婷婷,骆郁廷.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0):7-11.
被引量:9
7
陈庆华.
网络信息平台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科教文汇,2014(21):13-14.
8
徐岩.
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的路径探索[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8):77-78.
9
张艺.
网络对青年社会交往的正负效应[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6,0(12):116-117.
被引量:2
10
高清宝.
自媒体时代对青年群体道德社会化影响研究[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30(3):23-2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吴翠芬,张子桢,杨飞辉,田丹丹,王金兰,谢琴红.
青少年网络参与及其与金钱价值观和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J]
.心理月刊,2023(22):23-26.
2
李大芳,白庆华.
国内网络参与研究文献综述[J]
.图书与情报,2012(3):107-112.
被引量:4
3
王艳红,叶文明,杨倩.
大学生网络政治行为规制研究[J]
.电子政务,2013(2):56-63.
被引量:1
4
陈雨.
协作学习理论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2(2):51-52.
5
刘佳,黄建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研究梳理与发现[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28(2):137-140.
被引量:3
6
熊焱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法研究述评[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4):110-113.
被引量:1
7
刘朝华.
浅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1):77-78.
8
钟晓虹.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宅”现象的反思[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6(2):98-101.
被引量:1
9
韩伟,兰文巧.
当代青年的社会态度及其启示——基于辽宁省14市1912名青年的调查[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4):565-568.
被引量:2
10
邱尹.
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道德社会化问题研究[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1):96-99.
被引量:2
1
聂玥.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
.商,2015,0(32):282-282.
2
鲁昕,王明达.
在职业教育中开展价值观教育——《工作价值观教育的创新与实践》出版[J]
.职业技术教育,2010,31(15):68-70.
3
彭希林.
论道德生态环境对青年道德心理发展的作用[J]
.高等农业教育,2014(3):3-5.
被引量:2
4
王超.
大学生道德构成的理想模式[J]
.现代大学教育,1988,16(1):66-69.
5
龙兴海.
当代青年道德评价的几个问题[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15(6):46-50.
6
王莹,刘丹丹,侯志强,张长娟,付义.
当代青年道德素质现状研判[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1):248-249.
7
钟小平.
美国青年道德的堕落[J]
.青年探索,1987(4):43-44.
8
彭希林.
青年道德意志行为的发展过程与培养[J]
.高等农业教育,2017(1):7-10.
被引量:1
9
杜坤林.
当代青年道德价值观冲突的文化审视[J]
.中国青年研究,2016(6):99-102.
被引量:3
10
石文.
浅论青年道德基点的失落与重构[J]
.宜宾学院学报,1989(3):12-16.
中国青年研究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