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东周时期秦金文字体研究——兼谈字体断代问题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东周时期秦金文字体处于汉字隶变的关键环节,它的演变内容与过程既与汉字整体演变脉络相符,又具有独特之处,这使得秦金文字体呈现出清晰的阶段性特点与鲜明的地方特色,从而为重要秦器的断代提供了帮助。以字体为依据断代,需要了解字体演变的规律,避免片面地进行字形对比,尤其在以笔画数量、字形繁简来判断金文的早晚时,更要结合字体性质等要素,进行综合考虑。
作者
张晓明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兰州学刊》
CSSCI
2009年第2期94-97,共4页
关键词
东周
秦
金文
分类号
H02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91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李学勤.
论秦子簋盖及其意义[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6):21-26.
被引量:26
2
李学勤.
“秦子”新释[J]
.文博,2003(5):37-40.
被引量:15
3
王辉,萧春源.
新见铜器铭文考跋二则[J]
.考古与文物,2003(2):81-85.
被引量:17
4
王宁.
系统论与汉字构形学的创建[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2):15-21.
被引量:46
5
郎保利.
长平古战场出土三十八年上郡戈及相关问题[J]
.文物,1998(10):78-81.
被引量:6
6
李朝远.
新出秦公器铭文与籀文[J]
.考古与文物,1997(5):83-87.
被引量:7
7
林熕.古文字研究简论[M]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戴春阳.
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及有关问题[J]
.文物,2000(5):74-80.
被引量:99
2
陕西扶风庄白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发掘简报[J]
.文物,1978(3):1-18.
被引量:116
3
刘得祯,朱建唐.
甘肃灵台县景家庄春秋墓[J]
.考古,1981(4):298-301.
被引量:52
4
王辉,萧春源.
珍秦斋藏王八年内史操戈考[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3):49-55.
被引量:4
5
李学勤.
试论新发现的■方鼎和荣仲方鼎[J]
.文物,2005(9):59-65.
被引量:62
6
杨伯峻 徐提编.《春秋左传词典》[M].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
7
陈平.《秦子戈、矛考补议》[J].《考古与文物》,1990,(1).
8
王辉.《读“秦子戈、矛考”补议书后》[J].《考古与文物》,1990,(1).
9
黄盛璋.《秦兵器分国断代与有关制度研究》[A]..《古文字研究》 第21辑[C].中华书局,2001年版..
10
王辉.《关于秦子戈、矛的几个问题》[J].考古与文物,1986,.
共引文献
91
1
杨清汀.
秦风醇且朴 金石慨而慷——从文化嬗变看秦公簋和石鼓文的先后问题[J]
.西泠艺丛,2021(9):45-54.
2
杨永生.
清华简《系年》“京师”与平王东迁[J]
.史学月刊,2021(5):37-47.
被引量:2
3
顾王乐.
国博藏秦公簋的流传与著录略考[J]
.中国文字学报,2019(1).
4
黄錦前.
釋甲骨金文中一組“祼”字的異體[J]
.甲骨文与殷商史,2023(1):248-257.
5
张艳鸿.
《说文解字》“八”构件构意系统研究[J]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18,0(2):208-215.
6
刘姮.
试论对外汉语形声字教学方法[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5(1):56-57.
被引量:1
7
潘飞.
《新收殷周青铜器铭文暨器影汇编》山西出土战国铭文考释[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5):314-314.
8
冯龙飞.
战国中期秦国的军制变革[J]
.黑龙江史志,2015(1):93-94.
9
张晓明.
二十世纪汉字字形结构研究[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5):75-80.
被引量:10
10
陆娟,郝慧芳.
《常用汉字说解》评述[J]
.语言与翻译,2004(4):76-77.
同被引文献
3
1
张振林.试论铜器铭文形式上的时代标记[J].古文字研究,1981,(5):49-88.
2
刘华夏.
金文字体与铜器断代[J]
.考古学报,2010(1):43-72.
被引量:22
3
贾海生.
试论保员簋铭文所见礼典[J]
.励耘学刊,2011(2):103-10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邓凯.
金文字形构件断代法初探[J]
.殷都学刊,2015,36(1):103-108.
1
武振玉.
金文中的连词“而”[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10):255-256.
被引量:3
2
夏先培.
两周金文的第二人称代词及一些相关问题[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3):112-116.
3
赵平安.
从语源学的角度看东周时期鼎的一类别名[J]
.考古,2008(12):66-70.
被引量:5
4
徐在国.
东周兵器铭文中几个词语的训释[J]
.古汉语研究,2005(1):65-67.
被引量:12
5
黎千驹.
二十世纪的《说文》字体研究[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24(4):1-3.
被引量:1
6
武振玉.
两周金文第一人称代词述论[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1):69-72.
被引量:4
7
中国汉字有多少?[J]
.高师函授,1984(4).
8
马君花.
论汉字简化对汉字教学的影响[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1,32(4):84-88.
9
蒋书红.
金文动词研究述评[J]
.殷都学刊,2012,33(1):80-86.
10
冯丽.
“拿”字语义的历时演变[J]
.新校园(上旬刊),2015,0(2):6-7.
兰州学刊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